頻道首頁 政務要聞江西黨建理論學習組織人事基層黨建反腐倡廉主題教育英雄烈士譜地方領導留言板
人民網>>江西頻道

豐城市洛市鎮多措並舉建強村級班子

2020年11月11日16:17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自2019年全以來,豐城市洛市鎮堅持把建強村級班子作為“三化”建設的首要之義抓緊抓實,建立健全選拔任用、管理考核、待遇保障等機制,著力解決村(社區)干部隊伍結構老化、能力弱化、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業績好的村級干部隊伍,為推進全鎮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切實加強黨的領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宜春市、豐城市有關工作要求,全面推行“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交叉任職比例達53.6%。全力推進村書記、主任“一肩挑”,經過依法依規任免,截止今年9底,全鎮17個行政村已全部實現了書記、主任“一肩挑”。3個社區在換屆時,將全面實現“一肩挑”。

持續優化干部結構。把好“職數”關。根據村(社區)規模大小,核定各村(社區)編制數,嚴格控制超職數配干部,全面清退了自聘干部。把好“進入”關。新任村(社區)書記原則上不超過50歲、高中以上學歷,新任一般干部原則上不超過40歲、高中以上學歷。把好“退出”關。2019至今,更換村支部書記3人,辭退村干部11人。目前,全鎮村(社區)干部平均年齡44.1歲,村書記平均年齡45.9歲,80后村支部書記3人。

嚴格純淨干部隊伍。加強對村(社區)干部的政治審查和資格審查,每年開展一次村(社區 )干部涉黑涉惡問題線索排查,堅決將違法亂紀、涉黑涉惡、“村霸”等人員清除出村(社區)干部隊伍。對照村(社區)“兩委”換屆標准,制定禁入清單,明確“五種不能”和“十六種不宜”人員不得擔任村干部。嚴格落實“凡進必審”制度,新進“兩委”班子的,嚴格鄉級初審,報市級聯審通過后方可研究任用。

拓寬視野選人用人。拓寬干部來源渠道,主動介入摸排,建立了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務工經商、大中專畢業生人才信息庫,採取回請一批、選拔一批、儲備一批等方式,按照1:1的比例建立了后備干部隊伍,解決村干部“青黃不接”、“能人難選”等問題。今年新任5名干部,1名為退伍軍人、2名為務工經商人員、1名為中專畢業生、1名為村醫。該鎮“十二五”省級貧困村楊家村書記周飛峰,退伍后創辦綠江源養殖合作社,選任村書記后,因工作出色,先后被評為豐城優秀共產黨員、中央關工委農村“雙帶”致富帶頭人。

加強績效考核管理。制定村級班子差異化績效考核辦法,加強考核管理。嚴格坐班值班制度,實行打卡考勤。制定負面清單,明確政治表現、日常考勤、擔當作為、遵紀守法等負面情形。量化考核指標,根據黨的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環境整治、宅基地改革和民生事業等內容,每季度開展一次績效考評。加大績效激勵,按3:5:2比例,分三個檔次發放績效工資,最高與最低每年相差9600元,村書記年最高工資超過5萬元。

強化教育執紀問責。提升能力素質。利用鎮委黨校,每年組織開展村(社區)“兩委”干部、村級后備力量、政治理論、便民事項代辦、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電腦操作等培訓,鼓勵干部接受學歷繼續教育。加強監督執紀。在全市率先取消村級食堂,從源頭上遏制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問題和“微腐敗”。堅決整治“怕、慢、假、庸、散”頑疾,2020年共立案6人,第一種形態處理7人,辭退3人,黨紀政紀處分4人。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因村施策推行“八種模式”,推動各村由“地下”轉向“地上”、由“黑色”轉向“綠色”發展。利用上級項目資金,形成可核查物化資產380萬元,打造了何首烏、竹筒酒、百合、豆腐乳、土雞等產業項目。設立10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建成“一村一品”何首烏種植基地10個,每村增加經營性收入2到3萬元。目前,已全部消滅經濟薄弱村,20個村(社區)經營性收入均超過5萬元。

(責編:邱燁、毛思遠)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