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

九江吳城:候鳥的天堂 受傷候鳥的“家”

2020年11月18日09:08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卡卡”和“凍凍”目前生活的救助水塘。人民網羅娜攝

人民網永修11月17日電(羅娜) 11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中國候鳥小鎮”永修縣吳城鎮,“飛時遮盡雲和月,落實時不見湖邊草”是對當地越冬候鳥的真實寫照,在這裡,不僅有觀鳥的樂趣,還有護鳥的溫暖故事。

在吳城保護管理站的救助水塘,兩隻受傷的候鳥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它們有著專屬自己的名字:“卡卡”和“凍凍”。

“去年一位攝影師在拍攝候鳥時,發現一隻東方白鸛不停地甩頭,看起來精神萎靡不振,他便一直跟蹤著,直到下午,這隻東方白鸛已經臥倒在草叢中了。”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管理站站長舒國雷向我們講述“卡卡”的故事。

原來,“卡卡”是被魚卡住了喉嚨,當時身體已經虛弱到無法站立,翅膀也張不開,如果不及時救治,幾乎沒有存活的機會,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我們請專業的醫生把魚刺剪斷並取出,但是它已經無法自主進食,我們買來很多小魚,大概喂食半個月后,‘卡卡’的體力便慢慢恢復過來了,由於目前還沒達到放飛的狀態,‘卡卡’仍留在救助池塘生活。”舒國雷說到。

“也給我們講講‘凍凍’的故事唄!”大家充滿好奇。

“去年我們在巡護的時候發現一隻東方白鸛扑扇著翅膀飛不遠,我們靠近一點就飛一下,最后由於體力透支,完全飛不動了。”舒國雷回憶起這次巡護經歷,印象特別深刻,“靠近一看,原來這隻東方白鸛的腳上有一坨冰。”

舒國雷根據候鳥救護經驗,初步斷定這隻東方白鸛遭遇冰凍,而且腳部已經受損。

“東方白鸛雖然受傷了,但是野性還是存在的,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啄到眼睛。”舒國雷趕緊脫下外套,將東方白鸛的頭裹住,小心翼翼地將它抱回保護站。

專業救助醫生用鋼絲鉗、螺絲刀等工具,把東方白鸛腳上的冰塊一點點敲碎。由於腳部受損嚴重,一時半會無法恢復,“凍凍”便留在了救助池塘生活。

“我們發現‘凍凍’經常雙腳跪在地上,健康的東方白鸛是直立行走的。”舒國雷判斷,‘凍凍’離放飛的狀態還比較遠。

進入10月份以來,候鳥陸續抵達鄱陽湖越冬。候鳥在湖邊嬉戲、覓食之時,也是吳城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最忙碌之時,守護候鳥於他們而言已經不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的狀態。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