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護好農民“錢袋子” 聯結灣區“菜籃子”

2020年11月19日15:13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初冬時節,行走在全南綠水青山間,放眼望去,農田裡稻穗低頭與土地私語,稻草菇挺拔在林間舞蹈,整齊劃一的蔬菜大棚排列有序,處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特色與品質兼具的農業產業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豐收美景圖。

金色田園種出“硒”望

農戶正在收割富硒水稻

趁著晴好天氣,來到城廂鎮黃埠村,金燦燦的稻谷連成片,村民黃賤玉正在搶收水稻,伴隨著收割機的馬達轟鳴聲,谷粒從出料口蜂擁而出。除了現代化的機械收割,傳統人工作業方式也出現在了稻田裡共同作業,一片金色的稻田美得出奇。

依托特有的富硒礦物質土壤,今年城廂鎮黃埠村積極引導農戶種植富硒水稻,同時與惠州黃岡中學等企業簽訂了十多萬斤大米的銷售協議,按照“黨支部+合作社+種植大戶+貧困戶”的模式,開始訂單式種植,並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體系,積極探索 “黃埠模式”, 走出一條品牌特色農業的新路子。

“我們種植的富硒水稻銷路不愁,主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黃埠村黨支部書記曹煌輝說。全村種植了600畝富硒水稻,其中村集體種植140畝富硒水稻,為村集體創收50多萬元,這是全南發展水稻種植,打造集中連片示范點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培育壯大村集體扶貧產業的同時,該縣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重點做好早稻收購、儲備工作,穩定中稻、晚稻種植面積,今年水稻種植15.99萬畝。

除了富硒水稻,生長在富硒土壤的水果玉米,沐浴著豐富負氧離子的清風,長年吮吸著Ⅰ級水源,出落得水靈可口,憑借爆漿的汁水、超高的甜度以及能夠生吃的特點,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今年上半年該村種植的30畝水果玉米,帶來了可觀效益,不但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群眾通過直接參與發展蔬菜產業、務工、分紅等形式從中受益,富硒水果玉米將是黃埠村的另一張“王牌”特色產業。

在堅持做好“特色”文章的同時,全南大力實施品牌提升行動,富硒產業發展區5處19個基地、6個富硒農產品品牌,“全南葡萄”“全南椪柑”“全南荸薺”等3個地理標志商標獲國家商標局批准,全縣“三品一標”累計達13個,培育蔬菜、靈芝、葡萄、馬蹄、水稻、玉米等特色產品,都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綠水青山攜手“錢”行

貧困戶正在整理富硒稻草菇

同樣是深耕富硒農產品的中寨鄉高山坑現代產業基地,掩映於綠水青山中,隻見排排黃色稻草上,一顆顆寶石般的富硒稻草菇,或正在冒芽、或剛剛含苞待放,一幅“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的畫卷映入眼帘。

富硒稻草菇是珍稀的食用菌之一,因長在稻草裡而得名。該基地依托當地土壤和水質硒含量高的優勢,主要生產富硒稻草菇產品,以現代培育技術融合干稻草、麥麩等原料種植稻草菇,使硒元素含量放大達到0.152/kg。

全南鄉賢鄧兆銘在外打拼多年,心系家鄉發展的他,把稻草菇種植技術帶回來,現為高山坑現代產業基地負責人。該基地是一個以生產富硒農產品為主的產業扶貧基地,佔地3600平方米,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吸收當地貧困勞動力到基地務工,指導他們掌握生產富硒稻草菇的技術,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貧困戶陳華清是進入基地務工的村民之一,過去靠種地為生,生活捉襟見肘,自從進入基地務工后,生活相對寬裕,他高興的說道:“我在這裡上班,都是輕鬆的手頭工夫,一天有100塊呢!”像陳華清一樣,長期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有30余人,其中10名是貧困戶,人均年增收2萬元,被當地人稱為“能生金的林子”。

物以“硒”為貴,隨著近年來富硒產品在市場上的走俏,該基地將稻草菇進行深加工,富硒稻草菇湯一上市,就受到大灣區市民熱捧。鄧兆銘說,為了迎合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他們正加緊研發新產品,讓富硒稻草菇更有“賣點”,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全南縣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利用豐富森林資源,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引導貧困戶發展林下經濟,全縣種植富硒稻草菇、靈芝、中藥材等經濟作物14萬畝,帶動26個林業合作社、貧困戶1700多戶次、1.3萬多戶農戶參與,讓199萬畝綠色山林成為“綠色銀行”。

高山蔬菜暢銷“灣”區

自然之星高山蔬菜種植基地

在龍源壩鎮雅溪村江西自然之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一壟壟韭菜翠綠欲滴、葉子特別肥厚,味道清甜,很受熱捧。貧困戶郭飛妹正在忙著收割碧綠的韭菜,她說:“現在天天都有活干,基地種的韭菜一茬接一茬。”

“我們基地種植了200余畝的韭菜,每天都要收割1噸,每斤售價31元。韭菜是割了又長,長了又能割,一年能割10次左右。”該基地負責人杜鑫說,這些新鮮的韭菜經過打包、過秤等環節后,搭乘品牌冷鏈物流貨運車走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商超。

隨著冷鏈物流的不斷完善,蔬菜直銷粵港澳。全南積極搶抓機遇,將蔬菜生產、加工和市場服務等深度融合,成功列入全省第一批城鄉冷鏈物流骨干網建設項目,全縣南中北線冷鏈物流網建設正全面鋪開,已建成農產品冷庫4550立方米。

在全南,蔬菜產業種銷兩旺,有賴於區位優勢和晝夜溫差大的山區獨特小氣候,所打造的“高山”蔬菜品質佳、口感好,深受市場青睞。

眼下,200畝連片的優質品種“亮劍黑茄”,鋪滿整個南逕鎮古家營村,大片大片的蔬菜大棚裡,紫色的茄子成畦成行,頗有豐收美景的韻味。

每天清晨,古家營蔬菜基地都一片繁忙,面帶喜色的村民在田間熟練地挑選、採收,忙碌的身影在田間穿梭。據古家營村第一書記杜華鬆介紹,地裡生長的茄子還未採摘,銷售訂單就紛至沓來。

全南作為國家級高山蔬菜標准化示范區,主要以交通干道精品路線為軸,提升南線、中線、北線蔬菜產業帶,著重打造城廂鎮、金龍鎮、南逕鎮、龍源壩鎮等示范基地。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1萬畝、標准大棚突破1萬畝,同時建成年出欄萬頭以上生豬養殖場6個,年出欄生豬30萬頭以上,共輻射帶動近萬戶農戶走上增收致富的小康之路。(唐夏玲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