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母嶺,地處崇仁縣許坊鄉諳源村,昔日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薄弱。這些年,尤其是“十三五”期間,豬母嶺生態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清新的空氣,悅目的“綠浪”,令人心曠神怡。
“以前這裡全部是荒山荒坡荒溝,滿地雜草,經過這些年大規模人工植樹造林,現在漫山遍野滿目綠植,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崇仁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吳平文說。吳平文一輩子與林木打交道,作為豬母嶺植樹造林的技術指導,他隔三差五就到豬母嶺走走,為工人護林出謀劃策。豬母嶺一點一滴的變化,他都看在眼裡:“生態向好,在林子裡常常能遇到野雞、野山羊等野生動物,這是以前不曾想到的。”
11月17日,吳平文又來到豬母嶺,在指導工人做好林間護理前,叮囑工作人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最近森林防火形勢嚴峻,多啰嗦兩句,大家防火這根弦就會繃得更緊。可別讓這些年的辛苦付出白費了。”吳平文說。
吳平文對豬母嶺傾注了太多心血。“作為林業工作者,對林木有種特別的情懷。”吳平文說,“通過自己所學本領,讓豬母嶺荒山及其水庫變成青山綠水,苦點、累點也值得。”
從一兩畝到一二十畝,到如今披上“綠裝”,5093.5畝、100多萬棵安福陳山速生紅心杉,將豬母嶺點綴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這片人工造的林子,是工人們一棵棵種下的,成林的杉木生態價值不可估量。”吳平文由衷贊嘆,“在崇仁縣人工造林100畝,算是大戶,投入的精力、財力、人力難以估算,何況吳昌能造林5000多畝。”
吳平文口中的吳昌能,是崇仁縣欣源林業有限公司法人,原本在海南種植蔬菜。前幾年召集有豐富營林經驗的林業技術人員吳新林、李小兵等人,籌資600萬元共同承包豬母嶺荒山,植樹造林。吳昌能算了算,包括人工費用等,前后投入上千萬元,才有了豬母嶺現在的模樣。當時,種下去的紅心杉幼苗隻有手指那麼粗,現在長成成年男子大腿一般粗,成了林。
“每天有10多名工人在山上護林。”吳昌能翻出5年前手機拍攝的照片,指著一處山坡告訴記者:“以前這裡黃土坍塌,通過治山造林,變成滿目蒼翠的‘綠色銀行’。”
“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綠。”吳昌能說,依據要求,他們還對豬母嶺范圍內邊坡25度以上非基本農田陡坡耕地等實施退耕還林,做到應退盡退,確保植被在數量和質量上實現恢復性增長。而今,豬母嶺實施退耕還林1000多畝,達到“山盡其綠,地盡其利”的效果。
“生態修復紅利來。第一批成林的安福陳山速生紅心杉即將採伐。”吳昌能滿心期待,“雖然這是片經濟林,但注重合理開發,主要堅持營林為主、持續發展、永續利用,加大公司山場的投入力度,營造速生豐產短輪伐期商品林,步入了‘資源增長、公司增效、股東增收’的良性運行軌道,發揮林業生態、社會和經濟的三大效益。”
吳昌能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經濟效益之外,他更多考慮生態和社會效益,在未採伐之前,吳昌能就已經聯系好苗木補種事宜。在生態護林員崗位中,吳昌能優先安排諳源村10多名貧困人員上崗就業,較好實現了項目建設與生態扶貧無縫對接。
正是這五年,有了諸多“吳昌能”愛綠、植綠、護綠,崇仁縣林地面積增至148.4萬畝,綠色成為當地一道美麗風景線。(記者 余紅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