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城:冷空氣催熱“暖經濟”

2020年12月01日14:35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連日來的低溫陰雨天氣,讓人們領略到了冬天的刺骨寒冷,但這卻給江西共青城市的消費市場帶來了新動力。羽絨服、羽絨被等產品被催熱,銷售額大幅提升,各大市場也是積極抓住時機,推出多種促銷活動,做活“暖經濟”。

低溫陰雨天氣讓走在大街的上人們行色匆匆,但在江西共青城市出口服裝產業園(服裝小鎮)內的各個羽絨服工廠旗艦店內卻人頭攢動,顧客絡繹不絕,一波又一波的客人來來往往,在店內挑選、試穿羽絨服,隨著這次強冷空氣的來襲,共青城市的羽絨服市場也全面進入到了銷售旺季。

紡織服裝產業是江西共青城市的傳統產業、主導產業和民生產業,歷經40多年的發展積澱。自上世紀70年代第一批羽絨背心在廣交會一炮打響,從此開創了羽絨服裝產業的先河,並長期引領行業發展和國家標准制定,擁有5個中國馳名商標和40多個自主品牌,成為全國最大的羽絨服裝專業生產加工基地。1989年鴨鴨牌羽絨服被選定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中國的鴨鴨、世界的朋友”紅遍大江南北的廣告語,成為江西共青人的驕傲和象征。

“這次降溫,江西共青城市出口服裝產業園(服裝小鎮)羽絨服工廠店的營業額有了明顯的提高,沒有降溫之前營業額一天可能就一兩萬左右,降溫之后,周末最高能達到8萬到10萬左右。”共青城市銘琪服飾工廠店經理袁明琪告訴筆者,立冬以后,他們就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及早謀劃營銷方案促銷。同時,工廠的設計部和產線上的工人也是不斷地研發新款,趕制產品。出口服裝產業園(服裝小鎮)目前已有淘寶店、定制店、工廠店、倉儲店等上下游產業鏈500多家,“創意設計、標准化生產、機器換人、展示展演、電商銷售”等產業業態快速聚集。

江西共青城的羽絨服做工精細、質量過硬、款式新穎、性價比高也吸引了不少外地顧客前來購買。邱夢語就是從外地專門趕到這買羽絨服過冬的新疆人,在朋友的介紹下,她接連逛了幾天羽絨服市場,收獲很大。“因為我聽我的姐妹說共青城是出產羽絨服的地方,我都已經買了好多好多件了,昨天就買了9件,今天剛好又拿了幾件。”顧客邱夢語說。“連著幾天都來了,前天來了買了一千多,現在又買了一千多,就是喜歡‘鴨鴨’,‘鴨鴨’的東西做工好,材質好,從來沒有跑過毛,我們穿得都非常舒服。”在鴨鴨旗艦店,各種款式新穎、風格時尚的羽絨服都在顯眼的位置陳列出來了,前來購買挑選羽絨服的顧客絡繹不絕。朱靜是專門從江西永修縣自駕前來購買羽絨服的顧客,她告訴筆者,由於鴨鴨品牌服裝在業內知名度高,而且做工精細、質量過硬、款式新穎,深受她一家子人喜愛,今年自己已經是第三次來共青城購置羽絨服了。據了解,“11﹒11”鴨鴨羽絨服線上全渠道店鋪銷售總額突破3.1億元。

江西共青城市擁有紡織服裝企業400多家,先后被授予“江西省紡織服裝產業基地”“中國羽絨服裝名城”“中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羽絨國檢中心、江西服裝學院、國家紡織面料館、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在共青城設立分支機構。共青城市羽絨服裝產業每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億元,長期與世界知名品牌長期合作,擁有一批忠實的客戶,產品遠銷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憑借著良好的信譽和優良的品質備受海內外客戶的青睞,“共青羽絨服,溫暖全世界”的區域品牌日益唱響。(彭招峰)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