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南康區東山街道坨圳村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建、脫貧攻堅、農村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著力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幫助群眾致富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摸清家底精准施策
南康區東山街道坨圳村毗鄰105國道,交通便利,村內有家具企業252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是該區典型的“家具村”。家具產業快速發展,也給村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將家門口的主導優勢“用好、用活、用出特色”, 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是擺在面前的現實難題。
基於此,一場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探索由此展開。
2018年6月,東山街道黨工委積極引導各村(居)以黨組織牽頭、黨員致富帶頭人和骨干群策群力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坨圳村則多次召開 “頭腦風暴”會議:近年來,南康區家具產業發展迅猛,新建了11個家具聚集區。坨圳村背靠千億家具產業,區位優勢明顯。該村拆除了一大批“散小亂污”企業,閑置了一些集體土地。據此,可以結合家具產業發展做好文章。比如,隨著園區建成和企業搬遷入住,園區配套設施和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開展園區配套服務、新建配套物業、提供餐飲服務、出租電商公寓等特色方式,都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選擇……
因地制宜探索路徑
坨圳村於2019年成立了村級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中心下設消防、環衛、勞務三個服務站,為轄區內家具企業提供各項服務,以此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去年,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72.1萬元,其中服務類收入就有21.1萬元。”該村黨支部書記廖樹江說道。
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增收,坨圳村還因地制宜,探索出資源開發型、提供服務型、依托優勢型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5大路徑,實現集體收入迅速增加。
路徑一:興建鋼結構廠房。該村入股50萬元贛州東騰物業有限公司新建廠房,年分紅18萬元。
路徑二:預留土地興建物業。該村新建物業大樓出租,實現年增收40余萬元。
路徑三:興建農貿市場。興建農貿市場出租,年增收3余萬元。
路徑四:興建收費停車場。新建收費停車場,年增收3余萬元。
路徑五:為企業提供有償服務。為家具企業提供環衛、用工、消防等服務,年增收24余萬元。
有效推進鄉村治理
村級集體經濟的壯大,不僅給村庄帶來收益,更能惠及每一位村民,村子美了,村民富了,坨圳村處處大變樣:水泥路延伸到百姓家門口、主要道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各類三產服務業項目相繼落戶、文化廣場上歡聲笑語不斷……
此外,坨圳村還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嚴格按照民主管理、民主決策、依法依規對村集體經濟進行運營管理。村干部的權力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運行。同時,該村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組織家風評比活動,細化村規民約,營造良好氛圍。通過系列舉措,坨圳村百姓的心越凝越緊,謀發展的決心愈加堅定。
(李宛容 邱俊茂 朱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