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庭冷落到熙熙攘攘

樂安寫生旅游為啥這麼“火”

2020年12月08日07:35  來源:江西日報
 

  中國書畫協會藝術名家,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師生……近兩個月,樂安縣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名家、藝術院校師生共計3000多人來此寫生,攪活了當地的旅游市場。樂安流坑古村內的龍湖邊,每天坐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寫生游客,他們沉下心作畫的身影與古村美景融為一體,成為古村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多彩畫筆興了鄉村富了農民

  “流坑古村規模大、底蘊深厚,在國內也不多見。這裡的古村古樹、綠水青山都讓人陶醉。”參與“寫生中國百名畫家繪樂安”活動的藝術家黃平被樂安美景深深吸引。流坑古村、稠溪古村、金竹飛瀑、千年古樟林等景區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藝術家、美術院校的師生來了,我們就忙起來了。”說起寫生帶來的好處,當地老百姓可高興了,“一晚上掙個四五百元是常有的事”。流坑村村民陳金花白天在廠裡上班,晚上擺攤賣燒烤,平均月收入達7000元。村裡像陳金花這樣的村民不少,村民董志成白天在景區開觀光車,晚上打理自己的夜宵店,收入同樣可觀。

  “貧困戶董龍華僅把街邊一間空房出租,每月租金也有400元。”流坑村黨支部書記董朝真介紹,穩定的寫生客源給景區帶來了人氣和財氣,許多村民正謀劃著向出租自行車、出售寫生材料、賣特色小吃等相關產業發展,流坑周邊村涉及寫生服務的農家樂、民宿、農庄也越來越多。

  “一幅幅畫其實就是一面面鏡子,村裡變美了,走在巷子裡的我還成了畫裡的模特呢!”流坑村村民自豪地說。寫生游客的到來,激發了樂安的旅游活力。“剛開始來寫生的學生不多,村民沒有養成服務意識,現在就不一樣了,村民們不僅提供各項服務,還積極做導游。”樂安縣流坑旅游管理局副局長董紹平介紹,寫生游客的到來,直接或間接帶動流坑500多戶村民從事旅游服務相關工作,興了村、富了民。

  以畫促旅讓村民端穩“寫生飯碗”

  樂安為什麼吸引了這麼多當代“馬良”?這與樂安得天獨厚的資源分不開。樂安縣完整保存的明清古建筑有500多棟,紅軍標語4000多條,境內古村眾多,擁有流坑、湖坪兩個歷史文化名村,9個中國傳統村落,5個省級傳統村落,還有“中國第一古樟林”,為寫生群體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嘗到了寫生旅游帶來的甜頭,當地圍繞“寫生”做足了文章。考慮到美術寫生需求,該縣在流坑古村、稠溪古村實行新舊分區規劃,圍繞“古”字狠抓拆違拆臨,修舊如舊、以舊建“新”,盡可能還原古村傳統風貌與原生態建筑﹔圍繞“新”字狠抓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景區功能、豐富景區業態、打造綜合型文化生態旅游項目,讓村庄變景區。目前,該縣已成功引進北京合潤鼎泰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投資60億元合作開發流坑景區,引進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投資3.98億元在稠溪古村打造全域鄉村美術館。

  以畫促旅,不斷做活山水文章。該縣不僅打造了40分鐘寫生旅游圈,還加大了對寫生基地的扶持力度,擴大寫生基地規模、挖掘寫生資源、搭建寫生平台,組織市場、公安、消防、旅游等部門不定期就寫生基地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住宿安全等開展聯合檢查,加強對全縣寫生基地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管理和教育,對進入景區學生發放寫生優惠卡,以更優質的服務吸引穩定的寫生客源,讓更多群眾端穩“寫生飯碗”。(鐘秋蘭)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