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走進鷹潭市余江區馬荃鎮楊柳村畬族雷家組,一幅頗具畬族風情的秀美鄉村畫卷映入眼帘:雕龍畫鳳色彩艷麗的門樓矗立在村口,木質長廊古色古香,檐角飛翹的活動中心別具一格,綠蔭環繞著錯落有致的農家庭院。一群村民聚集在村文化廣場有說有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楊柳村駐村干部張俊文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進一步激發了村裡黨員干部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的熱情。村裡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不斷提高村庄顏值。
“以前村裡泥濘不堪,哪裡有我們健身、跳舞的地方?”“以前村裡沒有路燈,晚一點回家還得拿個手電筒。”……在新建的村黨群服務中心小廣場上,一群村民紛紛感嘆。
如今,散亂的菜園子沒有了,亂搭亂建的棚子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花壇,還裝上了小柵欄,非常規整,所到之處無不賞心悅目。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從村活動中心拐個彎,寬敞明亮的村委會辦公室就近在眼前。室內,智慧書吧、愛心超市、留守兒童之家等特色功能室一應俱全。“現在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清清爽爽,和城裡一樣舒服。”看到房前屋后環境大變樣,村民雷大爺開心地說。
人居環境的提升,有效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沿著平整的村道向前走,記者碰到村民雷貴水正在家中修剪果樹、打掃庭院。他告訴記者,他計劃在院內種上鮮花,裝上休閑木椅,讓客人可以更好地欣賞田園風光。“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后,生活生產環境變好了,來村裡休閑旅游的客人越來越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更加充滿了希望。我打算好好經營農家樂,讓日子越過越紅火。”雷貴水開心地說。
周圍環境的變化,讓更多的“雷貴水”看到希望。“我們村通過人居環境整治順勢而為,深入挖掘畬族特色文化,推進農旅融合發展。”村黨支部書記雷保家告訴記者,村裡依托環境改善,積極做好以農興旅、以旅強農文章,以休閑農業、特色村落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新業態正在形成。
沐浴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春風,楊柳村悄然蝶變,換上“春風楊柳萬千條”的嶄新容顏。“相信在黨中央的帶領下,畬族村落一定會有更精彩的故事發生。”雷保家說。(陳建紅 記者 鐘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