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不傳統 現代企業更現代

德安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12月29日07:12  來源:江西日報
 

隻見機器運轉,不見工人忙碌﹔隻見產品下線,不見工人穿梭……這是近日記者在德安縣工業園區採訪時看到的一幕。近年來,德安縣不斷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把“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速傳統產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真正做到了傳統產業不傳統。

上世紀90年代,德安縣曾是我省工業發展“十強縣”之一,紡織、機械、建材等傳統產業是縣域經濟支柱。進入新世紀,德安縣順勢而動,大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截至2019年底,全縣傳統產業中,現代輕紡佔比37.32%,電子機械佔比26.42%,五金建材佔比22.1%,三大產業年營業收入全部突破百億元大關。

在江西福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寬敞潔淨的生產車間裡,300多台機器有節奏地運轉著,幾名員工在全神貫注地操作控制屏,機器織出來的高仿真絲面料,薄如蟬翼。車間主任介紹說,一條生產線就有1.8萬根絲,每根絲由24根單纖織成,生產流程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近年來,德安縣率先讓紡織這一傳統產業現代化,積極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德鑫紡織投資5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有效提升產能﹔鎂淇實業投資8000萬元新增降塵、污水處理等設備,中水回用率達到70%﹔投資20億元的億陽紡織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企業將全部採用智能自動化系統,並自主研發設計了一套智能物流和國內首創的無人單卷立體倉庫。至2019年底,德安現代紡織規上企業戶數由2014年的28戶增加到48戶,紗年產量達7.1萬噸,年產服裝4000余萬件。

在萬年青高新產業園內,3公裡長的全封閉廊道猶如一條長龍飛駕於開採區和加工區之間,企業中控室、化驗室等採用了智能信息化MES管理平台。德安縣是長江中下游成礦帶令人矚目的區段之一,建材資源豐富。為做好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全縣建材企業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進程,並嚴格控制礦山揚塵、污水、噪聲等污染。

現代企業更現代。在德安縣華夏陽光詩畫田園微電影小鎮,工地上機器轟鳴、人聲鼎沸,建設者們正在爭分奪秒趕工期。微電影小鎮項目總投資50億元,是一個以旅游產業為主導,以微視頻、文化交流、養生度假產業為支柱的現代文旅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令人耳目一新的5G智慧景區,對內運營管理,對外發布交流全數字化操作,並組建互聯網版權交易中心,實現線下攝制和線上交易,年稅收可達3億元以上。

德安縣還大力推行“互聯網+旅游”,實現旅游服務、管理、營銷、體驗智能化,讓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更具現代活力。即將建設的德安義門陳國粹文化園項目總投資112億元,計劃打造成集生態景觀、家風廉政文化、文旅融合等為一體的國家5A級景區,並將充分運用5G數字技術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

“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強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服務業數字化、政務服務數字化,把德安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數字經濟縣。”德安縣委書記熊晉喜如是說。(記者劉小榮)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