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辦事太方便了,一個電話就辦好了,服務坐上‘高鐵’了嗎?真不敢想象。”近日,吉安市吉州區廣場社區居民劉鳳蘭感慨道。
原來,劉鳳蘭前不久打電話委托社區工作人員幫助辦理社保補繳有關事宜,本以為要等待好幾天,沒想到不到半分鐘補繳信息就發到她的微信上了。社區工作人員告訴她,現在社區用上江西人社一體化綜合信息系統后,事情很快就能辦好,不用再跑腿了。
同樣讓劉鳳蘭感到變化大的,還有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証。劉鳳蘭介紹說,最早年審時間需要一個星期,后來變為一天,現在手機上申請辦理,隻需要幾秒鐘,異地也能辦理,就像上網購物一樣方便。
據了解,江西在全省編制了統一行政權力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實現同一事項在省市縣鄉的名稱、依據、類型、代碼“四級四同”,並對其中195個事項重點在主項名稱、子項名稱、設定依據、受理條件、辦理材料、辦理流程、辦結時限、辦事表單等8個方面統一辦事標准,實現同一事項在全省同一標准、同一流程、同一要求,有效解決了事項名稱五花八門、申請材料多少不一、証明事項要求不同、辦理時限長短不均、業務表單形式多樣等群眾辦事堵點問題,為推進人社服務事項在全省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奠定扎實基礎。
同時,我省建設運行了省級集中的江西人社一體化綜合信息系統,作為“插線板”集成接入了公共就業服務系統、社保系統、社保卡管理系統等一批業務信息系統,統一對接了國家和部省平台,共享了公安、民政、教育等11個部門61類數據和人社內部46類數據,凡是通過數據共享能夠獲取核驗的材料,企業和群眾無需提供。此舉有效破除了“系統煙囪”和“信息孤島”,較好解決了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協同辦理難以及到處登錄、重復提交、反復填報等問題。
“現在使用人社一體化綜合信息系統辦事,資料一次上傳即可共享,系統可以隨時提取,不用每次都提供原件復印件,不少業務還可以‘秒辦’,大大縮短了群眾等待時間。”吉州區習溪橋街道人社所萬德梅說。
讓政務服務坐上“信息高鐵”,是群眾的期盼,更是政府的服務方向。依托一體化系統,省人社廳積極構建窗口端、網端、掌端、自助端一體經辦的多元化服務渠道,群眾辦事有了更多更便捷的選擇。與此同時,打造了“不跑腿、不見面、不找人”的服務新模式,初步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全省通辦”,群眾辦事“不進人社門”也能“辦好人社事”。(鄭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