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觀:井岡山精神不朽

 鄭少忠

2021年01月22日10:4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開欄的話 | 廬山觀”:人民日報記者看江西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王勃對江西的贊譽可以說是精准獨到。如何“不以江西為世界,而以世界謀江西”,我們要有“跳出廬山看江西”的胸襟和擔當。我們開設“‘廬山觀’—人民日報記者看江西”專欄,綜合運用報網端等形式報道江西。

今天請看第二十三篇。歡迎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每一張老照片都記錄著往昔的崢嶸歲月,每一處革命遺址遺跡都意味著奉獻犧牲,每一篇紅色故事都傳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井岡山採訪,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感動著。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在這裡,見証了中國共產黨人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偉大實踐﹔在這裡,見証了黨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血脈相連優良作風的養成﹔在這裡,見証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的孕育與形成。

滔滔贛江,巍巍井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理想信念是黨性之魂,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信仰如同照亮前路的燈、把握航向的舵、引領方向的旗。革命戰爭年代,正是因為“革命理想高於天”,才能“我自巋然不動”。在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今天,每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更要將其內化入心、外化於行,將理想信念轉化為對奮斗目標的執著追求、對高尚情操的篤定堅持、對本職工作的不懈進取、對急難險重的勇於擔當。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斗爭最重要的一條經驗,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實踐証明,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開拓進取,事業發展才會有活力、有動力。我們要科學分析形勢、把握發展大勢,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奮力闖出新常態下的發展新路子。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也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井岡山時期,紅軍將士和老百姓“有鹽同咸、無鹽同淡”,靠著紅米飯、南瓜湯渡過艱苦歲月,不斷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現在條件改善了,但艱苦奮斗的“傳家寶”不能丟。唯有如此,我們黨才能永保純潔性、先進性,才能扎牢執政根基,帶領全國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開好局。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發展、壯大,得益於人民的鼎力支持﹔井岡山“紅旗不倒”,離不開湘贛邊界軍民的浴血奮斗。“毛委員改政綱”、“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這些故事,折射的是魚水相依、血肉相連的黨群關系和軍民關系。正是有了群眾這道真正的銅牆鐵壁,井岡山的星星之火才得以燎原,中國革命才能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發展是最好的告慰。傳承好、弘揚好井岡山精神,必須踐行黨的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沒有井岡山上的崎嶇小道,哪有中華民族復興的康庄大道?奮進新征程,我們要回看走過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才能更加蹄疾步穩,篤力前行。

奮斗永遠在路上,井岡山精神不朽!

(責編:毛思遠、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