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開展堵點治理“問計於民”征集活動,發動全社會參與交通堵點治理,廣泛征求人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的堵點治理意見建議。南昌交管局對征集來的意見建議一一排查,用“繡花”功夫精細化治理交通堵點,制定責任清單,強化現場督導,推進治理進度,並及時把治理結果反饋給市民。2020年在途車輛比2019年增加15%的情況下,實現了擁堵指數下降和平均車速提升的良好態勢。
“分秒必爭”調整出的通行效率
西湖區九洲大街桃花南路口,晚高峰時段北向南出城的車流量較大,信號燈北面放行時間不足,導致車輛積壓嚴重,經常造成路口擁堵。
“每次下班途經這個路口,要等幾個紅燈,有時碰上加塞的,更是心煩!”家住中海朝陽郡的熊女士說,每次回家途中,一到這個路口就心煩。看到交管部門征集堵點治理意見建議后,熊女士立即把該處堵點信息上傳給交管局,令她沒想到的是,她的建議不僅很快有了答復,而且對這個路口的整改措施馬上就實施了。
“根據我們連續多日觀察到的情況,調整了路口配時方案。”南昌市交管局“治堵辦”負責人介紹說,根據各方向車流情況,通過減少東西直行時間3秒,減少東西左轉時間1秒,減少南北直行時間2秒,減少南北左轉時間3秒,增加北單放時間5秒。“通過對各方向信號燈‘分秒必爭’的調整,在不影響其他方向通行效率的前提下,給北面放行時間加了5秒,擁堵局面一下子就改變了。”
“現在最多就是等2個紅燈就能通過,比以前快捷多了。”熊女士高興地說。同時,她也為交警的辦事效率點贊。
“寸土必爭”改造道路資源
井岡山大道建設路口屬於典型的“潮汐”交通流量。早高峰以向北進城車流為主,晚高峰以向南出城車流為主,經常造成擁堵。群眾反映的堵點問題裡,該路口屢屢被提及。
“這裡高峰時段堵車,嚴重時會把老福山立交橋上的車也堵住,給周邊區域帶來很大的影響。”提到這個路口,轄區交警就撓頭。
接到群眾的反映后,交管局請來專家給該路口“開藥方”,徹底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
按照專家給出的“藥方”,交管局對車道進行調整,並充分利用輔道資源,通過移除電線杆,加裝交通設施等舉措,在井岡山大道與建設路各增加一股機動車道,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改造后,井岡山大道建設路口由北向南方向的掉頭車道,從中間車道挪移至右側輔道后,壇子口立交下橋車輛可以快速直行,緩解了壇子口立交至老福山立交三層的交通壓力,晚高峰比以前提前20分鐘左右結束,治堵效果非常明顯。
系列治理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據介紹,2020年10月以來,南昌交警主動排查堵點121個,其中二類堵點66個,已完成59個﹔三類堵點15個,已完成15個。共收到群眾治堵建議240條,其中已採納119條,已解決86條,正在推進的33條,上門走訪征集治堵建議67條也已經全部完成。
對排查出來的堵點,交管部門分門別類,一點一策治理,通過採取優化交通組織、科學信號配時、施劃標志標線、設置交通護欄等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治理成效。2020年四季度,城區擁堵指數1.28,環比三季度下降0.01。2020年四季度,車輛平均時速36.3公裡,環比三季度35.6公裡提升2%,同比2019年限行期四季度34.1公裡提升6.5%。(記者蔡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