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家獨角獸企業孚能科技成為全省首家科創版上市企業,國機智駿、海欣藥業、富爾特電子被評為省級智能創造示范項目。為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贛州經開區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完善科技企業孵化體系,目前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18個,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33家,走出了一條加快科技企業自立自強新路。
做優平台,構建壯大孵化聯盟
在恆科產業園二期項目內,23棟樓房正如火如荼建設。該產業園是以發展電子信息、精密儀器和相關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特色科技園區,一期已簽約科技型企業200余家,入駐辦公企業135家。
針對以往孵化平台同質化競爭嚴重、互相融合不夠、承載力偏弱等狀況,贛州經開區構建“組織+集聚區+配套”的“1+5+N”科技企業孵化體系,並組織46家區內外科技企業會員單位成立科技企業孵化聯盟,深化國有孵化器與民營孵化器“聯姻”,推動全區科技孵化平台由分散式向融合化、集聚化、共享化、差異化發展轉變。合理規劃建設了金嶺科技園等五大創新創業功能性集聚區,逐步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產業園”一體化孵化格局。截至2020年10月底,贛州經開區共建成省級以上眾創空間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6個,孵化面積94.5萬平方米,累計入孵企業1480家,成功孵化科技企業630家,年上繳稅收超3.5億元。
該區建設國家高層次人才產業園、贛州人力資源產業園,並配套建設研發孵化和產業化基地,打造科技企業孵化聯盟“智腦”。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深入合作,累計建成各級研發和檢測機構56個,其中,獲批認定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5個。
融合發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近段時間,江西裕豐智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好消息不斷:中標撫州市南豐蜜橘大數據平台項目﹔人工智能算法、無人機雲數據應用、預警預報系統等技術和第一產業實現了深度融合……裕豐智能創新成果轉化之路愈行愈穩。
贛州經開區大力推進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高標准打造九大服務功能的“贛州科創吧”網上服務平台,擁有線上線下平台產業信息數據庫12個,創業產業導師100余人,智庫專家300余人,會員3萬余人,推動了線上成果與線下“科創空間”有機融合。截至目前,該區擁有授權專利4343件,PCT專利申請98件。
贛州經開區還實行政府與企業共建、同類企業聯建、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結對等方式,引導企業與大院大所保持緊密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在企業轉化並形成產業化。2020年,區內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30余項。
強化保障,企業成長增添動能
江西熒光磁業有限公司通過“科貸通”,獲得了500萬元研發平台創建資金。該公司組建了30余人的人才創新團隊,共擁有授權專利52件。
為解決好科技企業人才少、專業化程度不高、融資難等要素瓶頸,贛州經開區出台引才留才用才等系列人才政策,對領辦、創辦科技型企業的高端人才項目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無償資助,並支持本地企業引進高端人才團隊嫁接重組,目前已累計引進各領域高層次人才793名,其中國家級人才33名。
該區大力推行“智庫平台+領軍企業加盟+導師輔導”服務模式,引進專利、風險投資等各類專業機構,推廣“小微快貸”“雲稅貸”“雲電貸”等純信用類普惠金融產品,共為700余家科技孵化企業發放貸款13.4億元,有力破解了科技企業融資難題。(陳 軍 周加相 記者 蔡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