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富村美人和諧

——鷹潭市余江區錦江鎮范家村掠影

2021年01月25日07:05  來源:江西日報
 

  1月22日,信江像往常一樣如白練般平靜地流過范家村,江心的綠洲上偶有飛鳥掠過,但真正打破這平靜的,是江邊正在作業的機械和工人。范家村第一書記、省紀委監委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方建新告訴記者,這裡正在打造一個廣場,用不了多久,將成為村民們又一個休閑的好地方。

  鷹潭市余江區錦江鎮范家村臨江而建,曾是省級貧困村。村民們傍水而居,一直以來,以蔬菜、水稻種植和捕魚為生。

  談起曾經的范家村,方建新說:“可不僅僅是窮這麼簡單。”的確,記者曾多次前往范家村採訪,村委會干部和村民們告訴記者,原來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零,村內基礎設施非常薄弱,沒有一條像樣的硬化路,群眾大多住著破舊的瓦房,村內垃圾成堆、污水橫流。但如今,這些景象隻有在牆上的照片中才能略窺一二。

  2015年9月起,省紀委監委機關對范家村實施定點幫扶。2018年,方建新受單位委派,來到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方建新明白,無論是脫貧致富,還是民風改善,都離不開基層組織凝聚力的增強。

  “以前村裡開大會,還出現過在會場上相罵打架的事情,有一回票選村‘兩委’干部,甚至票箱都被扔掉了。”范家村黨支部書記范兵亮告訴記者,以前通知黨員前來開一次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付‘誤工費’。”這樣的基層組織,自然無法贏得百姓的信任。

  方建新來到范家村后,不僅自己帶頭開荒種菜,還把微黨課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同時積極開展“晒學比”活動,要求黨員晒計劃、學文件、比成績。如今,村裡還建立了一支黨員志願服務隊,進行矛盾調解、信息排查、安全巡邏,以點滴行動展示先鋒模范作用。

  基層組織凝聚力就這樣一點一點強起來了,老百姓的信任感回來了,村裡各項工作自然好開展了。如今,鎮黨委對村“兩委”班子進行測評,群眾滿意率從過去不足60%上升到100%。

  在方建新和村“兩委”一班人的引領下,范家村圍繞產業“造血”,確立了“抱團發展、招大引強”發展思路,營造了支部引、能手領、企業幫的濃厚氛圍,確保村民和貧困戶的收入隻增不減,實現可持續穩定脫貧。如今,村裡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光伏發電、精品家禽養殖等產業,推動貧困戶與致富能手、農業企業抱團發展為“致富聯合體”,貧困戶年均增收5000元。

  田園綜合體項目是范家村2020年的又一大手筆,村裡聯合區林業局、城投公司,流轉1000畝山林土地,種起了太秋甜柿、木姜葉柯等市場緊俏貨。

  為解決村民就業問題,去年7月,村裡引進了扶貧車間,專門加工禮品盒包裝袋。在扶貧車間,年近古稀的范員秀正一邊和大家閑聊一邊忙著手上的活兒。“這活兒很簡單,把這個綢帶穿到這個孔裡,再把袋子折好就行了。”她告訴記者,這裡每天都有二三十人一起干活,每人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

  從扶貧車間出來,走上圩堤,遠遠看見村裡的森林公園,幽靜的小路上擺放著石凳,有老人在石凳上休憩。“現在咱們村入選了‘國家森林鄉村’。”范兵亮感慨地說,“這幾年,村容村貌變化太大了。”

  經過兩棵枝繁葉茂的大樟樹,眼前是一湖清水,湖面澄淨,上有木廊迂回。“你知道的,以前這裡是村民倒垃圾的地方。”范兵亮指著湖面對記者說。

  村裡的環境變好了,村民的文明意識更提高了。村婦女主任范年華告訴記者,村裡現在拉起了一支女子志願服務隊,每周堅持清掃垃圾,積極開展各項義務勞動。服務隊從最初的幾人發展到現在的幾十人。村黨支部每月還開展“文明家庭”“衛生庭院”評選,每半年開展一次“敬老愛幼”“勤勞致富”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如今,村裡已形成見賢思齊、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一派家富村美人和諧的文明景象。(鐘海華)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