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木耳種植無中生有強村富民

2021年01月25日17:22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多虧村裡的木心種植合作社,包教技術包收購,農商銀行又發放貸款,才使這兩年靠種植木耳打了翻身仗。”崇仁縣三山鄉張家村木心種植合作社扶貧基地裡貧困戶陳小紅欣喜地說道。欣喜的何止是陳小紅一人,如今的崇仁縣的桃源鄉王沙塘村、許坊鄉的諳源村、石庄鄉的官山村都有木耳種植基地,面積達到2000余畝,不少貧困戶都因為木耳種植脫了貧。

先前,崇仁縣的木耳只是零散種植,能夠發展發現在的規模,得益於三山鄉張家村的一個后生聶國軍。早年他在浙江、廣東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之后返回三山鄉種植仿野生靈芝、木耳,並成立了江西羅山峰生態有限公司,在當地農商銀行的幫助下推廣木耳統一育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集約化運作模式,帶動農戶脫貧致富。2017年,他在三山鄉塘坪村山腳下帶領貧困群眾種植,當年實現貧困群眾人均增收8200元。由此,崇仁的桃源、許坊、石庄也仿效起來。桃源鄉利用政府扶貧資金,採取合作社出資、幫扶單位+貧困戶出勞,村集體收入的30%給貧困戶分紅的方式,帶動當地貧困戶和村民增收,為農戶每人每年增收平均7200元。洞察了木耳種植的商機,同樣是貧困村的許坊鄉諳源村,也緊接著成立基地種植。靠近縣城,山地資源多的官山村,也確定發展黑木耳產業。該村籌措資金150萬元,開發荒山,流轉土地,建設了50畝黑木耳種植基地,並採取“基地+村集體+貧困戶”的管理運營模式,每年村集體收入達10余萬元。

產業扶貧,破解滯銷困局,拓展營銷渠道是關鍵。崇仁黑木耳種植的發展壯大與專業合作社“代購代銷”分不開。合作社在農商銀行的貸款支持下,按市場價負責木耳回收,確保種植低風險,村民可以安心種植。各村木耳種植合作社利用電子商務平台開拓市場,拓寬黑木耳網上銷售渠道,提升黑木耳流通效率,解決扶貧產品銷售難問題。該縣還充分發揮專門從事農產品經紀人及銷售大戶作用,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批發市場設立直銷窗口,開通電商平台、手機APP銷售平台,採取“線上銷售”“定點配送”“訂單銷售”等智能營銷模式,全力拓寬黑木耳市場營銷渠道,使崇仁優質木耳源源不斷地出現在各地市民餐桌上。(偉群、鄒嘯)

(責編:毛思遠、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