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三部曲” 逐夢新征程

——南昌市東湖區2020年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紀實

2021年01月27日07:13  來源:江西日報
 

  春華秋實,又是一年。時間,記錄前行的步伐﹔年輪,寫下奮斗的篇章。

  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水的雙重“大考”,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東湖區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爬坡邁坎,走在前列、干在實處、拼在一線,交出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優異答卷。

  數據是最好的証明。2020年,該區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超400億元,同比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限額以上貿易業零售總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完成財政總收入85.4億元,同比增長4.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8560元,同比增長5.7%……

  數字見証發展之勢。這一年,改革全面發力,發展蹄疾步穩,全區綜合實力大步躍升,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這一年,“奮斗”一詞貫穿東湖發展始終,社會平安穩定,民生持續改善,文化不斷繁榮,改革縱深推進……站在新起點上,一幅嶄新的“十四五”藍圖正在這裡徐徐繪就。

  強攻產業 為發展提質

  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特殊年份會被銘記。

  去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東湖區克服全區開放式小區多、密集型公共場所多和外來流動人口多的實際困難,劃分709個全域網格,創新“七個來”工作法,探索“三變”管控模式,細化落實“四早”舉措,構筑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疫情防控戰。該區用21天時間控制住疫情蔓延態勢,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實現住院患者“清零”,至今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

  去年7月,面對接近歷史最高水位的特大洪水,東湖區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科學研判,精心組織,及時啟動防汛I級應急響應,在圩堤防洪等級較低的揚子洲鎮設立戰時指揮部,堅持24小時滾動會商、汛情研判預警、應急桌面推演,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抗洪救災的攻堅戰。該區廣大干部分片負責、包干到堤、責任到人,緊盯重點圩堤、地質災害多發點和險工險段實施全天候巡查排險,與人民群眾一道抗洪災、戰洪魔,共同構筑了一條堅不可摧的生命大堤。據統計,該區累計投入2.2萬人次,處置險情58處,轉移安置群眾3814人,最大限度減少了洪澇災害損失。

  一年來,面對疫情和汛情雙重大考,東湖區科學應對、沉著應對,為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0年,該區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發展保持了“進”的態勢。全區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居全省第一方陣。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后勁所在、活力所在、潛力所在。

  去年以來,東湖區大力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在項目建設上搶時間、補要素、提進度,全年共實施73個、總投資達471.88億元的重大重點項目,項目數量、體量、投資額均創歷史新高。此外,去年,該區60個重大重點項目已開工46個,開工率達76.6%﹔完成投資73.13億元,投資完成率達105.3%,比上一年同期高出4.3個百分點。其中,新地商務中心等項目圓滿竣工,蘇寧廣場、城泰0728商業中心、江旅·都市方舟等項目建設進程不斷加快,贛電中心等一批重大重點項目如期開工。去年,該區還新增省市服務業龍頭企業23家,並成功舉辦了“南昌市‘穩促五一熱、大干紅五月’消費促進季暨百花洲購物節”等系列活動,使得商貿活動更加繁榮。

  在疫情形勢最嚴峻之時,為確保招商力度不減、成效不減,該區創新招商方式,變“線下”招商為“雲端”招商。目前已投產的投資額達3億元的浙北新零售商超江西總部項目,成為南昌市首個在疫情期間,通過“雲招商”實現網絡簽約落戶的項目。

  一個個大而優項目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該區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動能。

  為了讓客商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東湖區出台了一系列幫扶政策,並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深刻轉變政府職能,變企業上門為干部主動下沉,實實在在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如通過搭建線上政銀企對接平台,幫助南昌白雲藥業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中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需求。2020年,該區嚴格落實惠企政策,僅區稅務局征收的稅收和非稅收入就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5億元。此外,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該區精簡優化審批流程,目前,區本級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一次不跑”和“隻跑一次”辦理率超80%,其中24項實現“一次不跑”、480項實現“隻跑一次”,真正讓該區成為客商雲集的投資熱土、項目成長的“黃金窪地”。

  擦亮品牌 為老城添色

  如果說項目是東湖區發展的生命線,那麼人文則是東湖與生俱來的基因。

  作為南昌市的老城區,東湖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可以說,深厚的人文底蘊是東湖的最大優勢、最大品牌。

  去年以來,該區高標准規劃建設百花洲文化藝術休閑旅游街區,打造南昌歷史文化的“會客廳”。該區圍繞“一核四區六街”的建設理念,採取詩、書、畫、影和文、商、旅相結合的方式,深度植入文化、旅游等元素,重點打造梁書美術館、百花大舞台、湖畔美書閣等特色旅游人文景觀點,並依托東、南、北湖三湖靜態景觀,構建整體聯動的三湖沿線多媒體藝術燈光動態景觀,充分彰顯東湖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人文肌理。

  如今,漫步於百花洲文旅街區,梁書美術館、湖畔美書閣、貢院井、百花洲亭、九曲橋……一個個精美的“打卡點”讓人應接不暇。

  不只是百花洲,走在整個東湖區,隻要放慢腳步,就會發現,這裡處處是人文景觀。

  如何擦亮人文東湖的品牌,為城市發展增添一抹亮色?

  弈棋落子,布局為先。該區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圍繞落實“彰顯省會擔當”的更高要求,通過挖內涵、強功能、提品質、美形象,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水韻豫章、人文東湖”。

  一年來,該區通過推進百花洲文旅街區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了百花洲“新十景”,讓文化在百花洲畔“怒放”。提升改造后的八一公園碧草如茵、鳥語花香、游人如織,呈現出一幅“夜游百花洲·夢回豫章城”的精美中國畫。

  一年來,該區做了一系列疊山理水的大文章。隨著佑民寺的外顯,百花洲的改造,賢士湖的梳理,以及東湖意庫的搭建,一步步將美學喚醒。

  為了提升城市顏值,讓老城煥發新貌,2020年,東湖區全面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動,全年共投入8.37億元實施144個建管提升項目。

  在改善城區環境方面,該區去年完成了章江路集貿市場間距路等15條背街小巷整治,將“馬路本色”行動由城市主干道向小街巷和社區延伸,實現全覆蓋﹔並在全市率先建成“互聯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城區基礎完善了,城市也會變得更美好。2020年,根據南昌市委、市政府唱響“南昌品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動的要求,東湖區利用拆違拆臨、舊城改造、道路退讓騰出的街角零星空地,新建了上營坊地塊、勝利路西萬宜巷、王家庄等12個城市“郵票綠地”和蘇圃園、章江園2個城市公園,進一步向“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公園城市目標邁進。

  隨著樟樹林、蛤蟆街和藍海廣場等夜市街的迅速發展,以及福州路酒吧夜市街區的建設完成,不僅白天的東湖更美了,夜晚的東湖也更有亮點了。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貌,東湖區正在成為展示南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兜底民生 為幸福加碼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須做好民生大文章。

  一年來,在發展前行的道路上,東湖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程。

  去年,該區全年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資金共計21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1%。該區堅持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標准和普惠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推動民生工程的速度與效率中——

  去年,該區十大民生實事票決項目中,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因施工過程中房屋鑒定為C類危房,需加固改造而延期至今年一季度完成外,其余9項均克服疫情影響如期完工。

  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服務群眾的用情和用心中——

  去年,該區發放困難群眾物價補貼220萬元﹔全年城鎮新增就業8847人,“4050”人員再就業1441人,零就業家庭安置率100%﹔為打造“15分鐘社區服務圈”,該區建成濱江社區等22個社區鄰裡中心並投入使用﹔為解決老年群體用餐難題,該區上線運營了8個“時間銀行·幸福食堂”子項目﹔為完善“15分鐘健身圈”,在湖濱西路新建社會足球場7塊,全區新建體育場地37片,新增全民健身路徑29條,街道健身路徑普及率和健身器材普及率均達到100%。

  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居民生活質量的持續提升中——

  去年,該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拓展,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公辦園在園幼兒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三項佔比持續提升,分別為112.53%、70.59%、98.57%﹔全年舉辦大型公共文化服務巡演10余場,服務群眾4萬人次﹔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4萬人,建檔39萬人,慢性病規范管理率達95%以上。

  回首過去,發展成績來之不易﹔放眼未來,美好前景催人奮進。展望“十四五”,奮進新征程,東湖人民的幸福就在腳下。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