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01毫米的精度間練好“繡花功夫”

昌贛高鐵有一群“橋梁醫生”

2021年02月01日07:28  來源:江西日報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今年春運期間,“千裡贛江第一橋”——昌贛高鐵贛州贛江特大橋(以下簡稱大橋),日均有72對客車、超過6萬名旅客從橋上通過。大橋全長2.156公裡,是國內首座設計時速350公裡大跨度高速鐵路斜拉橋,主跨長300米,具有水深、樁長、塔高、大跨等特點。

有這樣一群“橋梁醫生”,為了大橋健康運行,每晚用“繡花功夫”在0.01毫米的精度間精益求精,做高鐵安全守護者。27歲的寧建平就是其中一員,他和6名工友都來自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贛州工務段。

1月18日21時30分,7名路橋工在會議室進行班前點名、布置工作和學習規章:從帶多少作業工具、哪個作業門進出,到每一項作業任務,都布置得十分詳細。對於大橋的相關情況,寧建平了如指掌:“大橋綜合應用了傳感技術、物聯網、雲計算、地理信息、衛星導航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了集荷載源監測、結構監測、環境監測、數據分析處理、報警與評估為一體的智能化健康監測系統,共設置25個監測斷面、455個傳感器。每次檢查,我們要對不同編號的錨頭周圍進行仔細測量。所有裂縫及動態位移、監測數據以0.01毫米級別來評估,細微如發絲的變化都要嚴密檢查和監測。”

開完班前會,他們迅速將20多件檢查機具搬上車,開始“天窗”作業。所謂“天窗”作業,就是等到夜深人靜,最后一趟高鐵列車進站后,將線路全面封鎖,工程技術人員上道對高鐵設備進行檢修維護。

准備出發前,寧建平接到母親打來的視頻電話,家在湖南的他已近8個月沒有回家。簡單和父母聊了幾句后,他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23時10分,大家乘車抵達大橋附近,清點工具、拍照上傳、等候施工命令……嚴格按照高鐵作業流程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寧建平反復叮囑:“所有進入高鐵線路的人和機具,必須原樣帶出,這是鐵的紀律,進去前拍照,出來后再拍照核對,這是對執行紀律的嚴格閉環。”

23時30分,封鎖命令下達。大家迅速行動,將所有機具搬上作業車輛,他們還得推車在線路上步行1公裡,才能到達當晚作業地點。

當晚的作業項目是檢查大橋索塔塔體和橋梁墩台設備。身強力壯的年輕工人卓林勝笑著說:“爬樓梯是我的強項,今晚要大顯身手了。”檢查120.6米高的索塔塔體,首先考驗的就是路橋工的體力。大家不僅要注意自身安全,還要保護好攜帶的檢測設備。

塔內480級爬梯,有的是螺旋上升的斜坡式簡易梯,有的是直上直下的豎梯,中間又無休息平台,每次大家需要手腳並用,花費近1個小時,才能艱難攀爬到塔頂。索塔內作業空間封閉,內部狹小,作業爬梯一次隻能上下一人。抵達塔頂要仔細察看避雷裝置和航空障礙燈,確保夜間隨時顯示信號。每一次爬上塔頂,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挑戰,站在僅15平方米的塔頂作業面往下看,難免心驚膽戰。寧建平介紹:“我們早已習慣這種工作狀態。我們每季度必須全覆蓋檢查一遍,不僅要爬上120米高的塔頂,還得從橋面通過132級爬梯下至40米處墩底,對墩台進行全方位檢查。梁內空間密閉,涂裝油漆味刺鼻,而且常年悶熱,即使是三九嚴寒,豆大汗珠也不斷從工友們的臉上滑落下來,有時工友還得租船對6個水中的橋墩進行檢測。”

1月19日凌晨4時,“橋梁醫生”們完成任務。回到工區,他們的衣褲早已被汗水浸濕。

壓題圖:近日,寧建平與工友爬上大橋索塔塔頂檢查避雷裝置和航空障礙燈,為塔頂裝置進行刷圖編號,確保夜間信號顯示正常。(肖 平 記者 劉佳惠子)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