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見的金石銘文四格景扇面

——臨川籍李靖瀾書扇欣賞

2021年02月05日09:55  來源:江西日報
 

筆者近日過眼一件老扇,一面為書法,一面為畫,畫無款,書法則留有三行款字及印章。款為“臨川李靖瀾”,印章一為朱文“靖瀾”,一為白文“李澄”。此人的書畫作品,筆者以往從未見過。

臨川李澄李靖瀾是誰?所查《新民晚報》在去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獲悉:李靖瀾,著名書法家李梅庵(李瑞清)之弟,著名美術教育家,是民國著名攝影家郎靜山的啟蒙老師。12歲的郎靜山,在南洋中學預科主任、美術教師李靖瀾引導下,走上攝影道路。而在《中華讀書報》刊發的一篇關於百年前北平攝影組織光社的文章中,說黃振玉也出自李靖瀾的門下,並透露了有關李靖瀾的更多信息——李靖瀾畢業於江南地區最早的師范學校即兩江師范,於1900年受南洋中學校長王培孫之聘,起初任南洋中學預科主任兼美術教師,大約在1910年起擔任南洋中學本部的美術教師。

此扇兩面,無款畫構圖完整,技法嫻熟,畫工上乘,遺憾沒有落款而不能判定作者為誰。本文主要談李靖瀾書法這一面。

李靖瀾兄李梅庵即李瑞清,為大教育家、民國五大書法流派宗主之一,其融金文、碑銘獨創的戰掣筆法及書風,影響了后世書家。李靖瀾此件扇面,書法風格近似李瑞清,落款字體也如其兄取法漢簡而自成一體的行書。

這件扇面書法的格式也很特別。這類多格景式的書法,較常見於碑版吉金嗜好者。清代自道咸開始,國勢漸衰,但金石學卻趨於興盛。同光時期,名家輩出。到李瑞清鬻書海上時,可謂鼎盛。晚清不少書家抄錄不同鐘鼎上的銘文為樂事,有的在宣紙上寫成條幅作品,有的用綾絹認真抄寫,有的以扇面多格景的方式抄錄以贈人。這件書扇就採取了四格景的形式,分別抄寫了四種銘文,並各自在后面有小字點評。如第一段銘文之后,有這樣的短文:“古銅器作此體者頗多,大篆家多奉之為法。”第二段銘文后,短評文字為:“此器用筆兼散盤毛公鼎各法而較整。”散盤即散氏盤,它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盤並稱晚清四大國寶,均以長篇銘文和精美的書法著稱於世。四格景將小小扇面這方天地,處理得更充分、更精細化。四段臨摹的金文風格各異,使得小小扇面有了四件可欣賞的完整小作品。民國時期,扇面上創作以書法與繪畫交替成四格景的為多,正反兩面就有八格,有書有畫,且邀來創作的都是不同的名家,那欣賞起來真是異彩紛呈。(陳米歐)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