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江西南部邊陲“小縣城”定南縣各小學已放寒假。晚上8時,四年級女孩鐘鈺淘書桌上的燈還亮著,她正專注地做作業。這間出租房裡,牆上貼滿了鐘鈺淘獲得的獎狀,其中就有她特別榮耀的一張——“最佳射手”。這個書桌旁安靜的女孩,在球場上卻是有核心作用的球員,她是定南縣青少年足球梯隊中的關鍵成員,和隊友一起獲得“菁英杯”青少年足球聯賽女足U10邀請賽第三名,並打入多粒進球。
前不久,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關於表彰2020年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集體和個人的決定》,授予92個集體和187名個人“2020年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榮譽,定南縣委書記賴正文榜上有名。
據調查,定南縣98%的家長支持子女參與課外足球訓練,87%的群眾表示樂於參與足球運動,95%的群眾支持定南發展足球事業。
…………
定南縣這座“足球之城”,因為足球而煥發勃勃生機。
搶抓先機帶來“定南模式”
2020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調研組前往定南調研,定南被給予高度評價:站位高、理念新、落得實,通過完善的社會足球場地、豐富的賽事體系和健全的體制機制,打好縣域發展足球的組合拳,社會足球發展亮點紛呈、特色鮮明、成效明顯,走在全國前列,模式值得推廣。
把足球事業發展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實施,2017年至今,定南足球的“蝶變”經過了近四年的努力。在定南,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足球氛圍,“將足球融入定南城市文化,讓足球改變一座城、影響幾代人”的設想初露端倪。在省體育局“一縣一品”發展戰略撬動下,定南通過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比較,選擇了以足球項目為龍頭的“一縣一品”發展路徑。將足球與基礎教育、專業機構、全域旅游、市場主體等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欠發達地區足球事業發展創新模式和機制,實現縣級社會足球換道超車、跨越發展的現實路徑。
定南縣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定南立足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交通和生態優勢,另辟蹊徑、差異定位、融合發展,致力於以足球為引領、為特色、為要素、為催化,將定南建設成為大灣區都市人群休閑、觀光、體驗和運動目的地。
近年來,一塊塊金字招牌在定南縣落戶。省體育局授牌定南“江西省足球后備人才定南訓練基地”,省足球協會設立定南辦事處。此外,江西省唯一的國家級足球訓練中心在定南順利建成。該中心擁有11人制足球場7塊、7人制足球場2塊,可同時滿足800名裁判員、運動員膳宿、訓練,具備承辦國際頂級賽事的軟硬件條件。
定南縣這個僅22萬人口的山區縣城,平均每萬人擁有1.91塊足球場。數據統計,定南縣長期參與足球運動的人口佔到了5.4%,尤其是在青少年之中佔到了20%,足球已成為該縣的第一大體育運動。
“把足球打造成為定南響亮的名片,將足球精神融入定南人民的血脈,讓足球改變一座城、影響幾代人”正成為定南人民的共識,足球運動帶來的社會風氣淨化、居民精神面貌變化鮮明而廣泛。
足球“從娃娃抓起”
“注意跑位!”“起球可以再高一些!”冬日的定南縣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球場裡的訓練,打破了寒假的寧靜。從定南縣各中小學校隊遴選出的青少年足球梯隊隊員,在這裡免費接受專業訓練,定南縣第三小學的鐘鈺淘就是其中一名。“今天進行了一對一訓練,四對四小比賽,還有射門訓練。我的跑位還需要更主動、積極些。”這個四年級女學生露出陽光般的笑容,她說,雖已放寒假,但隊內還是有定期訓練。
鐘鈺淘在幼兒園時,母親馮素清以為女兒會走文藝的道路。“那時候她在舞蹈方面已經展現了自己的優勢。進入小學后,我鼓勵她參加校運會,結果短跑和立定跳遠都拿了第一名。”馮素清告訴記者,女兒讀小學后愛上了踢球。“后來她被足球校隊選上,進入了梯隊。女孩子搞運動是很苦的,我看過她訓練,很心疼。但小孩子自己有興趣,參加運動不僅對身體有好處,還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我便支持了。她以前的性格是偏內向型的,現在自信、開朗多了。”
定南縣著力於足球發展與基礎教育融合,將校園足球作為體教融合的重要路徑,形成了落實場地、教練、課時、賽事“四個落實”和不脫離學校、家庭、社會“三不脫離”的校園足球發展模式,將足球融入基礎教育,開設足球課程。該縣聘請34名專業教練駐各中小學校開展訓練,常態化開展全縣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並選拔優秀足球苗子組建各年齡段梯隊進行專業訓練,推動了青少年足球競技水平大幅提升。目前該縣有10所學校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校園,約1.2萬名中小學生經常性參與足球運動,佔全縣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擔心孩子踢球影響學習,是家長常有的顧慮。馮素清和女兒有個約定,踢足球可以,學習不能落下。鐘鈺淘學習更加自覺了,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鐘鈺淘僅僅是200余名梯隊隊員的一個代表,據定南縣教體局小學足球隊隊員成績表顯示,273名梯隊隊員和231名校隊隊員中,共計51.39%的學生踢球后成績有進步。回家自覺寫作業、復習功課,已經成了小隊員們的習慣。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中小學足球特長生升學機制中,獲得縣級比賽前三名、市比賽前六名、省級比賽前八名的運動員實行按當年小考、中考錄取文化分數線60%優惠政策錄取到上一級學校,形成中小學招生相互銜接的招生模式。當地還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下,打通了184所高校的高水平運動員升學考試直通車。這一系列舉措,打消了馮素清等家長擔心踢球影響子女學習的顧慮。
足球為媒助推經濟發展
將足球元素與文化激活、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相融合,配套建設足球民宿、足球酒店、足球村等內容,把參賽、訓練、觀賽的人群吸引到景區、美麗鄉村觀光旅游,定南縣做活了“足球+文旅+鄉村振興”文章,在全國率先成立鄉村足球合作社,足球與文化、旅游等多業態發展。
賴正文說,定南積極爭取上級體育部門賦予“造賽事”自主權,重點圍繞青少年足球、業余足球等,構建全齡運動體系,高標准策劃組織青少年U系列足球聯賽、校園足球聯賽、業余足球聯賽。記者採訪時獲悉,2020年9月至12月定南縣承辦了11場足球賽事,形成“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的良好局面。同時,構建業余足球聯賽體系,完善定南足協管理體系,健全足協內部管理機制,鼓勵和引導業余社會球隊向足球俱樂部方向發展,推動賽事市場化、多元化、產業化發展。通過“足球+”聯動帶動,目前,有4家星級酒店、14個足球村、5個足球主題景點和2個足球示范鎮正在建設,帶動體育關聯投資200億元,足球融合發展成效初顯。下一步,將圍繞拓展足球產業鏈,將足球元素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相融合,以足球推動經濟發展。(李征 記者 鐘端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