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好景君須記

——萍鄉市實現大變樣新跨越述評

2021年02月26日07:24  來源:江西日報
 

夢想,總有穿越時空的力量﹔時代,不會辜負艱辛的努力。

今天,一個流光溢彩的萍鄉,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火熱的奮斗圖景激動人心。

5年間,對照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萍鄉市圍繞“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總體要求,在建設“五個新萍鄉”奮斗征程中,隻爭朝夕、主動作為,攻堅克難、銳意進取。

成功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第二批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首年度考評名列第一,城市信用監測排名連續穩居全國前列、全省第一,連續七屆獲評全國雙擁模范城,連續五年獲評全省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先進設區市,萍鄉武功山躋身國家5A級景區。這一系列沉甸甸的榮譽,是對奮斗者的報答,更是對實干者的褒獎。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處新者進。5年前,諳熟市情的萍鄉決策者們提出“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總體要求。這一全新施政之策,以重錘擂響鼓之勢,成為此后萍鄉全市上下齊聲同唱的“主打歌”。

以“變”促“變”,是萍鄉在傳統產業日漸式微時的“突圍”之戰,是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涅槃”之旅。

變,絕非萍鄉決策者的一時心血來潮。事實上,在“大變樣”號令出爐之時,萍鄉正面臨嚴峻考驗。彼時,資源枯竭、產能過剩、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壓力,讓萍鄉步履維艱,進退維谷。

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在萍鄉決策者們看來,傳承著紅色基因的萍鄉,唯一的出路,就一個字,“變”。正如萍鄉市主要領導在2016年8月11日召開的全市“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工作動員部署會上所言:變出一片新氣象,使我們的事業薪火相傳,才能不辱使命、不負眾望,無愧於我們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這次會上,他言辭懇切,用“不負歷史、不負現實、不負未來”,為全市黨員干部生動注解了求“變”的動機。同樣在這次會上,萍鄉各縣區及有關部門均簽訂了“軍令狀”,並被要求“跳起來摘桃子”,隻能快不能慢、隻能高不能低、隻能好不能差。

在回答“怎麼變”的同時,萍鄉的決策者們又“開良方”“下猛藥”為全市指明“變”的方向。他們清醒地看到,意識不到變化往往會“刻舟求劍”,錯誤應對變化就可能“南轅北轍”。他們追求的變,不是要小打小鬧的變,而是要翻天覆地的變。不僅要有量的變,更要有質的變﹔既要局部突破的變,也要全方位提升的變﹔既要注重有形的變,也要注重無形的變。就現實考量而言,便是實現“五個明顯”:經濟發展要明顯加快,城市建設要明顯提速,干部作風要明顯改善,民生事業要明顯進步,黨的建設要明顯加強。隻有如此作為,萍鄉才能在新一輪全省改革發展的大潮中不再掉隊、不再落伍。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萍鄉求變的底氣從何而來?萍鄉決策者們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對市情“把脈問診”進行了深入的比較分析。他們認為,近代以來的工業文明,為萍鄉積澱了產業、人才、管理、技術等多方面的深厚基礎,傳承了觀念新、頭腦活、敢闖市場的好傳統。“我們把這個好‘家底’發揚光大,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就一定能如虎添翼、事半功倍。”5年前,萍鄉市委主要領導這樣鼓勵全市黨政領導干部。

特別提振士氣的是,萍鄉在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仍然獲得了來自國家、省級層面給予的諸多政策支持。自2015年以來,萍鄉繼躋身為全國海綿城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第二批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后,又爭取到國家專項建設資金近百億元。此外,還有中央繼續支持的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政策、羅霄山脈集中連片脫貧致富政策,省裡支持的去產能、降成本、優環境以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政策。種種政策紅利,個個真金白銀,為爬坡過坎的萍鄉“雪中送炭”。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政策的東風,為萍鄉展翅高飛積蓄了強勁動力。

過去提起萍鄉,人們對其區位普遍評價不高,這個一不沿江、二不靠海的贛西小市,長期默默無聞。隨著滬昆高鐵、杭南長高鐵、滬昆高速、萍洪高速的相繼貫通,加上原來的319和320國道,萍鄉一舉納入珠三角、長三角的三小時經濟圈和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其區位劣勢瞬間“反轉”為得天獨厚的優勢。

發展目標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的因素。令人欣慰的是,萍鄉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人心思變、人心思進,全市上下形成了求真務實爭創一流的發展態勢。

一個好基礎、一個好機遇、一個好區位、一支好隊伍,架構了萍鄉求變和實現跨越的“四梁八柱”。而為了凝心聚力、以干促變,萍鄉市還拿出“撒手锏”,堅決懲治得過且過的“撞鐘和尚”、不撥不轉的“機械手表”向“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拋出了“必殺令”,並發出鄭重承諾:要做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成績來,讓萍鄉煥發新顏,齊心協力推動萍鄉“鯉魚躍龍門”,實現當之無愧、實至名歸的“大變樣”“新跨越”。

善變者恆通,勇變者自強。5年間,對表“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總體要求,萍鄉各縣(區) 誓言鏗鏘、百舸爭流,紛紛確立了“求變”和“跨越”的時間表、路線圖,其求變之心切、求變之為實、求變之路新、求變之效好,人民群眾看在眼裡,喜上眉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從環境衛生全市“最堪憂”縣區,一躍成為“最干淨”縣區,湘東區的嬗變,已成為全市“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的形象注腳。同樣以“變”為引領,蘆溪縣確立了支撐“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的5個類別、總投資數百億元的134個項目,並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落實體系,成為目前全市央企落戶項目最多的縣(區)。作為萍鄉市“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的主戰場,處於中心城區的安源區被視為全市發展應當昂起的“龍頭”,其示范效應不言而喻。5年來,該區勇當 “排頭兵”,致力打造為萍鄉發展的核心增長極,重新找回了發展的自信……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奔跑,是進取有為的常態,更是實現跨越的前奏。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春華秋實,奔跑的萍鄉,讓3802平方公裡的土地昂揚著青春的氣息,讓1400多個平常的日子變得充實而又厚重,讓200萬萍鄉兒女一同見証自己在新時代實現的新跨越。

修好百姓門前路,點亮市民窗前燈,建設群眾方便廁,打造城區菜市場﹔文化設施“破舊立新”,老舊小區“除舊布新”,生態環境“辭舊迎新”……沿著時間的邏輯線,當重新審視萍鄉,人們驚喜地發現:一座大美之城已悄然呈現,並以持續迸發的生機,告別了過去“灰頭土臉”的形象。5年間,圍繞經濟之變、生態之變、民生之變、作風之變,萍鄉各縣(區)並駕齊驅,不用揚鞭自奮蹄,全市各條戰線捷報頻傳,呈現出“小河有水大河滿”的喜人景象。5年間,萍鄉市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5年間,萍鄉政治建設維系高度,發展步伐邁開幅度,城市中心拉開寬度,改革攻堅持續深度,文明創建永葆熱度,民生事業飽含溫度。這5年,是萍鄉人民獲得感較豐實的5年,也是萍城百姓幸福感較強烈的5年。如今的萍鄉,就像一顆擦去塵垢的明珠,其光如灼!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創業無止境,創新無止境,創造無止境。奔跑的萍鄉,正在“蛻變”中淬火,已鍛造得更加瑰麗多姿,呈現出別樣的風骨。奔跑的萍鄉,在跨越中前行,必將抵達更加光明的未來、駛向更大勝利的彼岸!(劉澤豐 尹富嵐)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