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2年來首次大幅調整,江西省新增9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中藍冠噪鹛、井岡山脊蛇系我省獨有

江西“國保”動物“種族興旺”

2021年03月03日07:25  來源:江西日報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公告,公布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簡稱《名錄》)。這是《名錄》1989年1月發布施行以來,首次迎來大幅調整。那麼,涉及我省境內“國保”動物種類到底有何新變化呢?3月1日,在我省迎來3月3日第八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中,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正式揭開了這一謎底:我省新增9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24種、國家二級72種,新增數量超出原《名錄》記錄的一倍多,“國保”動物總量則由88種上升至184種,且新增的藍冠噪鹛、井岡山脊蛇兩種“國保”系我省獨有,進一步凸顯我省珍稀野生動物“種族興旺”的喜人景象。

  據了解,我省新增的24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由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晉升為國家一級的有東方白鸛、青頭潛鴨、藍冠噪鹛、黑嘴鷗、勺嘴鷸和黃胸鹀6種﹔由國家二級升級為國家一級的有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豺、金貓、白枕鶴、彩鸛、彩鹮、黑頭白鹮、黑臉琵鷺、黃嘴白鷺、海南鳽、小青腳鷸、卷尾鵜鶘、禿鷲、烏雕、草原雕、長江江豚18種。短尾猴、狼、豹貓、紅嘴相思鳥、畫眉、鴻雁及井岡山脊蛇等72種野生動物則被列入我省新增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此外,蟒蛇由國家一級降為國家二級。至此,全省擁有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家一級的由20種增至44種,國家二級的由68種增至140種。根據新《名錄》收錄信息,全國共有988種珍稀野生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235種、國家二級753種),我省佔據近20%。

  據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新增的9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大部分在總種群數量中所佔比重較高,其中棲息在鄱陽湖區域的東方白鸛、白枕鶴、鴻雁、青頭潛鴨等越冬候鳥及長江江豚尤為突出。每年前來棲息的東方白鸛、白枕鶴、鴻雁、青頭潛鴨分別佔世界總量80%、50%、60%、40%。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健康“晴雨表”,系長江水生生態系統的指示性物種,近年在鄱陽湖水域棲息量約50%。因此,我省豐富的珍稀野生動物資源,既彰顯了美麗中國“江西樣板”新形象,又意味著我省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更應堅定信念,進一步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訊 (記者童夢寧 實習生鄧宇航)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