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饒市廣信區華壇山鎮葉家分場籠罩在蒙蒙細雨中,脫貧戶邱培春家門前的木柵欄裡,有序擺放著十幾個蜂箱,不時有小蜜蜂“嗡嗡嗡”地飛進飛出。59歲的李春林揭開一個蜂箱,輕輕捏起一塊蜂巢,記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爬滿了蜜蜂。正值分蜂、繁蜂的時節,老李主動上門,手把手給邱培春講解。
李春林是葉家分場煥琴中蜂養殖合作社負責人,與蜜蜂相伴40余年,如今成了帶動當地百姓養蜂致富的“領頭羊”。他養的蜂是中華蜜蜂,又叫中蜂。說起自己的養蜂之路,老李感慨萬千。
養蜂是個技術活兒。1980年,年僅18歲的李春林開始學習養蜂技術,常常窩在深山裡與蜜蜂為伍,摸索蜜蜂的生活習性。“養蜂非常辛苦,被蜜蜂蜇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的眼皮被蜇得又紅又腫,就連睜眼吃飯都困難。”據介紹,每年5月底至7月底,李春林夫妻倆和工人都住在山上,繁殖蜜蜂、割蜜等,有時一天要工作近20個小時,待蜂蜜收集好了,再統一運下山。李春林告訴記者,現在養蜂採用數控技術,管理過程更加精細化,因此蜂蜜品質更好、經濟效益更高。“現在一年能產6噸左右蜂蜜,收益70多萬元。”
養蜂致富的同時,老李不忘幫扶當地群眾。2015年,煥琴中蜂養殖合作社以“合作社+貧困戶+農戶”形式帶動當地30戶群眾增收﹔2020年,蜂產品年銷售收入200余萬元,帶動150戶群眾增收,戶均增收1萬元。“2016年我加入合作社,當時是寄養蜂群,一年有1000多元分紅。2019年,我開始嘗試養蜂,年收入有1萬多元。這個‘甜蜜事業’讓我脫了貧,過上了幸福生活。”嘗到甜頭的邱培春信心倍增,今年他計劃將蜂群規模擴大到30群。
據華壇山鎮黨委書記童為培介紹,近年來,該鎮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致力於打造“一村一品”,目前已經形成了蜜蜂養殖、毛竹加工、油茶和高山茶葉種植等主導產業。(余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