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新表達和誠心制作賦能雜技藝術(來自現場的聲音)

邢狄曦

2021年03月18日07: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雜技文化節目《技驚四座》頻頻登上網絡熱搜榜,單條短視頻播放量常突破千萬。一名觀眾的留言尤其令人動容:“從沒有哪種藝術形式像雜技這樣,如此直觀地呈現生命的自我突破與超越。”

從執導木偶文化交流競演節目《木偶總動員》,到雜技文化節目《技驚四座》,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中華傳統藝術蘊含的筋骨與溫度。在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的當下,這些看似小眾的傳統藝術,正凝聚起更多審美共識與精神力量,產生更深遠的傳播影響。這啟示創作者,用創新表達和誠心制作賦能雜技藝術、講好中國故事,不愁前路無知己。

策劃節目《技驚四座》之初,我們就在思考,如何讓雜技這門古老藝術被現代觀眾喜愛,如何提升觀眾對雜技藝術的共情度,如何借助電視化手段更好呈現“技”和“藝”……想清楚這些問題,才能更好挖掘和表現雜技的藝術魅力。

代代相傳的中國雜技,從舞蹈、武術、戲曲中吸取了大量養分。但雜技的藝術化呈現,並非是形式的簡單疊加。比如,以敦煌壁畫“飛天”為背景的“吊發”表演《驚鴻》,表演開場,我們將大屏和舞台CG(電腦動畫制作)相結合,讓觀眾身臨其境,映入眼帘的是若隱若現的壁畫“飛天”,音樂將畫中的“飛天”喚醒,翩翩起舞。“吊發”是歷史悠久的雜技項目,目前已瀕臨失傳。“吊發”的表演者在所有演員中年齡最小,18歲的她在舞台上堅定地說:“觀眾可以記不住我,但我希望他們能記住‘吊發’這項傳統技藝。”

這正是我們眼中的雜技之美。它是視覺震撼,更是心靈觸動。精巧、高難、驚險、奇特等是其審美屬性,真正打動人心的,是雜技藝術傳遞出的“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精神特質。形象之美、動作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要在電視熒屏美美與共。所以,我們呈現的雜技,要有“中國形”,更要有“中國心”,要吸引眼球,更要感動心靈。

我至今都難忘中國雜技團《九級浪·杆技》帶給我的感受,記得作品中那一群樂觀豁達、勇搏風浪的年輕水手。這則中國故事,也是世界故事,是人類不向困境低頭的故事。這為我們指明了節目努力的方向,要讓雜技成為傳遞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載體。

首先,賦予不同雜技品類“角色感”,在場景變換中將故事娓娓道來,實現從“技”到“劇”的轉化。比如,中國雜技的傳統技巧大都從生產生活中演化而來,“頂缸”就是其中代表。雜技如何貼近生活?我們在頂缸表演《頂級職員》中,將傳統道具“缸”換成現代人熟悉的快遞紙箱。在頂缸技巧的支撐下,講述了兩個懷揣夢想的快遞小哥的日常故事。其中高難度動作“二節抽梁換柱”,兩人疊站肩頭,“尖子”(雙人技巧中,負責空中技巧的雜技演員)將紙箱拋向空中隨之后空翻,“底座”用后頸接住,在展現雜技技巧的同時,展現角色間的相互信任。

其次,以情感豐富“觀感”,聚焦和表現雜技中的“人”。節目的30組選手中,年齡最大的是曾創造吉尼斯紀錄的“百歲姐妹花”徐大梅和徐小梅,她們以“超高齡”活躍在雜技舞台,獻上了一段“椅子頂”表演。在她們身上,我們懂得了千年雜技正是源於這種一代人“踩著”一代人肩膀才得以接續傳承,看到了何為“擇一事終一生”。她們對雜技藝術的追求,令人動容。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游刃有余怎麼來?從藝18年的雜技老師劉修志,曾在重十余公斤、近兩米的滾環上度過3000多個小時,換來了對力度、角度的掌控力。挑戰自我的底氣是什麼?為貼合整體節目的編排風格,雙人蹬傘的表演者做出臨時換傘的決定,將已經習慣多年的道具換掉,表演者苑文祥說:“挑戰本身也是一種成功,經歷是最寶貴的。”30歲的雜技演員還能再出發嗎?時隔4年重新走進訓練場的綢吊演員支雅南用一段《木蘭歸》的表演給出了答案。

雜技源於民間,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之一是“苦”。我們希望觀眾看這檔節目時,對“苦”有一種更正向的解讀:功不唐捐,玉汝於成,要干好事業,就要抱著吃苦的決心、腳踏實地努力的恆心。節目中的雜技表演者們,何嘗不是當今奮斗者的縮影?回頭,是用汗水書寫的故事﹔低頭,是步履堅定的征途﹔抬頭,是前行清晰的方向。

(作者為廣東衛視《技驚四座》節目監制、總導演,本報記者王瑨採訪整理)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