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江西崇仁縣廣袤的田野上機聲隆隆。近年來,該縣在積極推進機耕、機插、機噴、機收等農業機械化作業的基礎上,出台了稻谷烘干機購機補貼惠農政策,打通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最后一公裡”。大戶種地從犁田到播種、插秧、收割、烘干、裝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
江西崇仁縣早稻面積穩定在25.8萬畝以上,雙季稻面積穩定在52萬畝以上,糧食產量達到267666噸。近年來,該縣積極推進農業規模經營,共流轉土地20余萬畝﹔承租耕地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1100多戶、全縣共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600多個。面對日益凸顯的農業用工荒、用工貴的難題,崇仁縣不少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紛紛實施“機器換人”。群惠蔬菜專業合作社共種植大棚和露地作物1000多畝,常年聘請的勞動力總共10多人。除了為大棚生產全部安裝上噴滴灌設施外,合作社還先后購置了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開溝機、植保機等農業機械。合作社的邵年平說,現在農村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種糧幫工越來越難請,用農業機械替換人工,是形勢所迫,“機器代人,既節省了勞動力,又節約了一半的成本,何樂而不為?”
農機購置補貼貸款促使更多的大戶“機器換人”。為了幫助農民解決農機購置資金不足的難題,崇仁農商銀行與縣裡相關部門對接,在確定農機購置補貼人員名單的同時,針對全縣農機購買者推出了農機購置補貼貸款,貸款額度最高可達到購機總價款的30%。農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紛紛購置翻耕機、插秧機、噴洒農藥有無人機、收割機。許坊鄉長沙坑村種田大戶李來若先后購買4台無人機,組建飛防隊,日服務能力提升至300畝,除了噴洒自己家的幾百畝稻田,還將服務范圍輻射周邊鄉鎮,成為當地有名的無人機“土專家”。由於使用的是專用藥劑,在農藥霧滴附著性、作物吸收效率、安全性等方面優勢明顯。李來諾算了一筆賬,50畝水稻,如果人工噴藥至少要3天,人工成本900元,農藥成本1875元﹔而用無人機半天不到就能噴完,人工成本可節約300元,農藥成本減少206元。
購機補貼惠農政策,打通機器代人“最后一公裡”。買入一台烘干機,政府可以補貼兩萬九千多元錢,同時,為調動廣大種田大戶使用烘干機的積極性,該縣對市場化運作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糧食烘干鼓勵政策,每烘干1噸濕谷補助20元。有了政策兜底,河上鎮的戴軍明一下子購入了18台烘干機,開辦了傲農農機專業合作社。他種地300多畝,以往因為收割水稻時因為下雨導致谷子霉變、發芽使他欲哭無淚,對天長嘆。“現在好了,稻谷收回來后可以直接送到烘干機裡,然后加工成精米銷售。”他說。更重要的是,通過烘干機烘出來的稻谷加工成的精米質量也更好。如今,合作社的稻谷日烘干量高達300噸,不僅自家的稻谷收進來無憂,還收購鄉親們的稻谷進行加工。如今的他已通過機器代人打通水稻種植、烘干、存儲、加工、銷售產業鏈,賺得比單單種水稻多得多。(崔偉群、鄒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