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致富經

——鷹潭科技賦能決勝脫貧攻堅

2021年03月31日07:04  來源:江西日報
 

全市34個省市級貧困村已全部退出,現行標准下10590戶29485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鷹潭市交出的這份脫貧攻堅答卷有足夠分量與成色。

貴溪市河潭鎮花屋村黨支部原書記孫港樣38年扎根農村一線,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在布置扶貧工作、了解扶貧項目。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該市8200多名幫扶干部和駐村干部扎根基層,用“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鷹潭市把最熟悉基層工作、最能吃苦耐勞、最會打硬仗的干部派到了脫貧攻堅一線。

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3億元,安排項目1922個,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688億元﹔完成131個飲水工程、397個農村通信工程、500個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3.29萬人次,累計為3948戶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鷹潭市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至上的理念,守護著穩穩的民生福祉。

值得一提的是,鷹潭市以建設“智慧美城”和國家“03專項”試點示范工作為契機,走出了科技賦能智慧脫貧的新路子,創新探索“一戶一碼”、智能淨水、“互聯網+健康扶貧”等經驗做法,並在全省推廣運用。

貴溪市河潭鎮豐田村63歲的脫貧戶毛伏良拿著手機對著牆上的二維碼一掃,各類扶貧資金到賬情況一目了然﹔余江區平定鄉年過六旬的吳正元操控著窄帶物聯網植保無人機噴洒農藥……科技帶來的脫貧力量已經深深影響著當地百姓的生活——

數據比對精准化。2018年以來,該市增強數據思維,將“數據比對法”創新運用到扶貧領域,重點將基礎數據、系統數據、部門數據等各類相關扶貧數據進行比較對照、相互核對,發現差異、分析原因、找出問題,檢驗系統數據是否正確、扶貧政策落實是否到位、建檔立卡是否精准等,實現數據共享互通,打通部門數據壁壘,做到了建檔識別更加精准、基礎數據更加准確、政策兌現更加有力、問題整改更加徹底。

檔案資料電子化。在全省率先建立貧困戶幫扶措施監測查詢系統,設置健康、教育、住房、飲水、產業、就業等60多項指標,全域推行貧困戶“一戶一碼”,實現了基層負擔減量化、數據監測實時化、政策落實精准化、信息查詢智能化、幫扶服務便捷化,做到了扶貧信息“碼”上感知、扶貧動態“碼”上監測、扶貧訴求“碼”上通辦。

產業扶貧智能化。該市開創全省“光伏發電+智能化監管平台”新模式,通過“點對點”監測,做到設備運行精准高效、故障處理精准定點、扶貧效益精准透明,帶動3746戶貧困戶受益增收。

貴溪市整合400多萬元資金,購買105台窄帶物聯網植保無人機,在13個鄉鎮37個村(社區)建立窄帶物聯網植保無人機病虫害防治集體經濟組織。

健康扶貧信息化。該市扎實推進全國第一批“互聯網+健康扶貧”應用試點項目建設,累計投入1100余萬元在全市343個村衛生計生服務室和36個鄉鎮衛生院建成國家省市縣鄉村六級“互聯網+健康扶貧”雲平台,實現遠程醫療協作、分級診療服務、連續協同的慢病管理服務、在線遠程教育服務、智能輔助診斷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移動家醫智能服務等7項功能。

農村淨水網絡化。貴溪市投入1000萬元,在全市300個村點推廣安裝智慧安全直飲水站,並在7個省級貧困村試點開展智能淨水項目,安裝了4台大型智能淨化水處理設備、62台智能扶貧水屋,惠及貧困戶1800余人。(記者 鐘海華)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