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家門口,走上平坦路,讓千家萬戶獲得滿滿的幸福感,這是全南縣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后,市民親眼看得到的變化,感受得到的實惠。近年來,全南縣扎實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向老舊小區延伸,抓好老舊小區改造,開展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說起變化,居住在全南縣二中路桃李苑小區退休的曾老師豎起了大拇指:“變化看得見,我們得實惠。以前的小區路面坑坑窪窪,垃圾亂堆亂放,改造后路變寬了,樓變新了,不僅規劃了停車位,還做好了綠化,感覺就像住進了一個新小區!”
老舊小區改造,關乎著大民生,連著萬家幸福。在全南市民眼中,每個小區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和內涵,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為提升城市品質,補齊短板,讓人民群眾宜居宜業,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全南縣抓實老舊小區改造這一民生工程,安排3700萬元專項資金,對城區4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總建筑面積達9.54萬平方米,惠及居民713戶。
留住了煙火氣,改出了新面貌。位於全南縣壽梅路與含江路交匯的新世紀小區,過去年久失修,小巷臟亂不堪,路面坑窪不平,下水道蓋板破裂,管線更是雜亂無章。今年春節前,新世紀小區基本改造完成,牆體重新設計粉刷、道路瀝青鋪設、統一店招風格……小區呈現出新的活力。經過徹底改造后,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周邊居民無不拍手叫好:“再也不擔心晚上回家漆黑一片了,住在這裡心情比以前敞亮多了,現在我們這裡的居民個個打心眼裡高興。”
“以前,一到下雨天就經常會聞到污水臭味,現在經過雨污分流改造后,小區的環境變好了,住得更加舒服了。”家住全南縣幸福苑小區居民劉阿姨高興之情溢於言表。改造前,幸福苑小區排水不暢,污水冒溢,雨天積水,嚴重影響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經過研究論証,通過增加雨污分流系統,重新鋪設污水管道,徹底解決了污水、積水等難題,並對牆體進行立面改造,管線下地,讓小區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如今,走進改造一新的各個小區,所看到的是“路平、溝通、樹綠、牆白、燈亮、線齊、暢通、有序”的新景象,各種配套設施也相繼建成,老舊小區“美顏”了,儼然“景區中的社區”,處處皆美景﹔小區居民的生活也過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陳海明 曾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