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五十八歲的白晶瑩,走上台領獎。
(二)白晶瑩的家鄉——內蒙古科右中旗,曾是國家級貧困旗縣。二〇一六年,當地政府啟動“刺繡扶貧計劃”,繡藝精湛的白晶瑩擔任工作組組長,主持建立了蒙古族刺繡扶貧車間,開設刺繡培訓班。
(三)從炎炎夏日到數九寒天,白晶瑩利用休息時間,走遍全旗十二個蘇木鎮、五十一個刺繡產業村,對農牧民婦女進行集中培訓、上門輔導,並隨時接聽群眾咨詢電話,經常累得嗓子說不出話、腳腫得脫不下鞋。
(四)白晶瑩還以刺繡扶貧車間為平台,組建起一支由數十名返鄉大學生組成的運營團隊,探索出“企業+協會+基地+農牧戶”的產業運營模式,帶動兩萬余名農牧民婦女參與到刺繡產業中。
(五)為擴大銷售市場,白晶瑩積極推動圖什業圖王府刺繡與湘繡融合,帶領團隊研發出五百余種具有民族特色又不失時尚風格的工藝品和家居用品。新研發的繡品,不僅上了深圳文博會,還亮相國際時裝周。
(六)在白晶瑩的積極推動下,科右中旗成立了蒙古族刺繡文化博物館和規模化產業發展基地,並舉辦了萬人刺繡培訓大會,上萬名繡娘同台競技,巧手妙思,繡出幸福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11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