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傳千年 今朝意更新

——婺源縣傳承弘揚家風家訓的報道(上)

2021年04月17日08:18  來源:江西日報
 

仲春時節,生機勃發。4月6日,記者走進婺源縣江灣鎮汪口古村,隻見青山環抱,綠水蕩漾,粉牆黛瓦,景色宜人。悠長的青石板小巷裡民居林立,“千經萬典,孝義為先”“為人處世行大德”等家訓牌一一映入眼帘,訴說著傳承千年、歷久彌新的家風家訓故事。

“家有譜,地有志,國有史”,婺源既是全國聞名的“中國最美鄉村”,也是文化底蘊深厚的“書鄉”,有崇文尚禮的傳統。近年來,該縣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不斷挖掘整理汪口等當地傳統村落的家風家訓文化資源,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做好傳承和推廣,以良好的家風帶黨風、促政風、正民風。

讓千年家風家訓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汪口村是一個以俞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民俗文化村。自古以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因水運發達,明清時期商賈雲集、景象繁華,是古徽州“亦商亦儒”的典型代表。

據《汪口村志》記載,該村由宋朝議大夫俞杲於大觀年間始建,距今有900多年歷史。位於村口的“俞氏宗祠”,建於清乾隆年間。祠堂的牆上張貼著“施於仁,益於仁,自始為人知禮義﹔立在德,行在德,從來治國有嘉猷”,這是俞氏先祖從口口相傳的家風家訓中整理出來的為人處世的規矩。汪口人在尊師重教、孝老愛幼、誠信守約等方面頗有聲望,他們把“疾相撫、患相極、貧相赒、死相葬,老弱廢殘相養,祭酺相召,婚嫁喪災相助”“為人處世行大德”等警句寫進宗譜,當作祠規、家訓的總則。同時,根據各個行業的特點,引申為形式多樣的家訓,以規范族人子弟的思想行為與觀念習俗,達到培養良好家風、旺族興村之目的。

記者在汪口村蹲點採訪時看到,家家戶戶懸挂或張貼著家訓,如“家風當唯孝悌,世業乃在詩書”“光明磊落,便是好人”“處事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等,這一獨特的文化風景,引來眾多游客駐足品味。記者走進81歲的退休教師俞保森家中,老先生正在翻閱《中國家法》的家規章節。“記事起,父親就教育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書要用心,口到、眼到、心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家風家訓。”俞老先生自豪地說,如今,他的3個兒女都已成才。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好家風是祖祖輩輩歷經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而好家風的挖掘和傳承,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組織和推動。(下轉第4版) (上接第1版)2016年以來,婺源縣大力開展家風家訓傳承教育活動,汪口村作為6個試點村之一,以黨建引領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在內容優化、傳承形式和教育活動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

“守正創新,與時俱進。”據汪口村黨支部書記俞友偉介紹,該村歷屆黨支部重視家風家訓文化傳承,前后五任書記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不斷賦予家風家訓文化新的時代內涵。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干部帶頭簽訂家風承諾書,接受村民監督﹔村民家家戶戶認領家訓張貼上牆,讓好家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充分發揮“五老”的積極作用,通過開展講故事、話村史等活動,讓家風家訓進學校、進課堂,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傳承家風。

以好家風帶黨風促政風正民風

“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領導干部既是推動黨的事業發展的“頭羊”,也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頭雁”,需要在家風建設上作表率、當“主角”。近年來,婺源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古為今用,不斷挖掘整理汪口、嚴田等當地傳統村落的家風家訓文化資源,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多措並舉做好傳承和推廣,以良好的家風帶黨風、促政風、正民風。

將家風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督促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採訪中,婺源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王雪勤告訴記者,該縣把廉潔家風建設作為一項品牌工作來抓,家庭是否和睦、是否孝敬老人等成為干部選拔任用的“硬條件”,納入鄉鎮科級班子績效考核。組織領導干部及其配偶定期參觀家風教育基地,並通過開座談會分享家風故事等形式,帶動全縣干部群眾立家規、正家風、嚴家教。在國慶、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廉潔家訪活動,引導領導干部配偶當好廉內助。深入挖掘本地優秀家風資源,拍攝制作的《婺源成義堂——經商要紅紅火火,為官要清清白白》等系列微視頻、編印的《好家風伴我成長》等讀本,成為黨員干部廉潔家風教育的鮮活教材,弘揚廉潔家風,涵養清風正氣。

開展系列活動,讓家風文化走進社區、農村和校園。該縣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聯動,深入開展家風文化“五進”、尋找家風家訓故事等系列活動,將家風建設與鄉風評議活動相結合,在全縣評選表彰“最美家長”“最美兒媳”“最美少年”等典型,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每年開學之際,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詹天佑家風巡展活動,讓廣大學生懂得當下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的道理。“讓愛國、嚴謹、清廉、實干的天佑精神,深深植入孩子們心中。”詹天佑小學校長程觀焰說。

此外,該縣結合春節、元宵、中秋等傳統節日,開展“修身、齊家、孝悌、廉潔”等家風主題活動,將本地優良的家規家訓和家風文化巧妙融入群眾喜聞樂見的舞龍燈、寫春聯、剪紙等民俗活動中,將好家風送進全縣各個社區和鄉村,浸潤千家萬戶。如今,尊師重教、尊老孝老、誠信為本、助人為樂等蔚然成風,文明之花開遍婺源城鄉。(祝學慶 余燕)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