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組歌” 吉安吉州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紀實

2021年04月18日08:06  來源:江西日報
 

粉刷一新的居民樓外牆、剛剛鋪就的瀝青路、5座整齊矗立的電梯架——走進吉安市吉州區電信小區,一種鮮亮、時尚的氣息扑面而來,讓人想象不出這竟是一個已使用了23年的老舊小區。82歲的小區居民龍華裡老人激動地說道:“我們小區600多名居民中,30%以上都超過了60歲,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小區安裝上了盼望已久的電梯,面貌也煥然一新,現在我們老人家也跟著年輕起來了!”

電信小區的美麗蝶變,只是吉州區大手筆推進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作為吉安市中心城區的吉州區,以“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打造吉泰走廊核心區”為總目標,在全面完善城市功能中大力提升城市品質,唱響了一曲壯闊的城市更新“組歌”。

以建筑空間的“形之變”帶來氣韻生動的“城之美”,是吉州城市更新“組歌”中最壯美的樂章。

新時代的中心城區,理應呈現出時尚之美、時代之韻。然而,作為一個有著1700余年建城史的老城區,吉州區存在著較大體量的老舊小區和棚戶區。為高質量提升城市品質,從2012年起,吉州區便著手實施小街小巷、無物業管理小區及小游園、小廣場、小市場等改造提升工程。特別是2019年以來,吉州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籌集資金11.8億元,集中拆除棚戶區20個片區108萬平方米,對46個片區老舊房屋實施提升改造。大修廠小區是一個有著40多年歷史的企業宿舍區,小區改造前公共設施破舊、亂搭亂建嚴重、污水四處橫流、垃圾亂堆亂放。(下轉第3版) (上接第1版)通過改造提升,短短幾個月時間,便由一處難看的城市“疤痕”變為一道亮麗的城市景觀。

在追求現代時尚的同時,吉州區深入挖掘城市歷史古韻,全力打造富有廬陵文化底蘊的“古色吉州”。2020年,利用紅四軍軍部舊址,打造了吉安城革命歷史陳列館,在舊址之上局部恢復了明清廬陵縣學。今年,還將啟動水巷、能仁巷等歷史文化街區的提升改造工程。

城市變美了,吉州區更以百姓用得到、用得好的“民之便”,帶來一城和諧的“氣之順”,演繹出城市更新“組歌”中最溫馨的音符。

與國內眾多城市一樣,在城市的快速成長中,吉州區城區內也出現了一些斷頭路。為打通城市“任督二脈”,2017年,吉州區積極響應吉安市“暢通微循環”三年攻堅行動,抽調300余名黨員干部組成50余個工作組,先后征拆房屋271戶,實現通車裡程9.32公裡,全面打通了21條斷頭路。同時,利用拆遷后的空余地塊增設停車場、休閑公園,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有效緩解了讓居民鬧心的擁堵、內澇、停車難等“城市病”。

路一打通,百姓的氣也隨之順暢。市民鄒曉娟告訴記者,翠嶺路是吉州區的一條城市主干道,曾被兩個城中村截成3段,由於兩側分布有4所學校,每到上下學時間,道路便被堵得水泄不通。“政府把村庄整體搬遷了,路通暢了,我們的心也舒暢了。”她笑道。

讓百姓“氣順”的還有城區菜市場的提升改造。位於井岡山大道的城北市場,是一個由馬路市場改擴建而成的鋼構棚頂市場,服務著周邊十余個小區、近2萬名居民。多年來,該市場存在著電力線路安全隱患、市場布局不合理、下水道排水不暢、設施設備陳舊等問題,居民購物體驗較差。2019年底,吉州區投資420余萬元,將其打造成標准化、智慧化市場。改造后的城北市場,所有攤位、店鋪不僅嚴格做到了干濕分離、生熟分離,還引入了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市民不僅可實現智能化購物,還可掃碼溯源,查詢物品的所有信息,“菜籃子”變得更安全。截至目前,吉州區已改造城區菜市場9個,新建6個,惠及周邊居民20余萬人。

城市建好、改好之后,還得植入一個關鍵的“芯片”——管得好。在吉州區,以黨政為引領、居民齊參與為特色的“治之共”,帶來的“心之和”,成為城市更新“組歌”中最獨特的篇章。

為提升新老小區管理能力,2020年,吉州區推動轄區范圍內各小區成立了138個業主委員會,引導成立物業服務企業117家。投入近600萬元全面推進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在全區170余個小區出入口、樓棟以及單元內,安裝了智能門禁機、公共視頻監控等安防設施,並按照“1名網格長+至少1名網格員+多名志願者”服務模式,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同時,吉州區更賦予社區、小區最大的自治之權。

以“形之變”帶來“城之美”,以“民之便”推動“氣之順”,以“治之共”實現“心之和”。在新的城市發展格局下,吉州區以全新的城市更新理念,拉開了千年廬陵古城的新時代蝶變之旅!(記者 楊建智)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