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裡的年輕人(我們這裡的年輕人)

朱干金

2021年04月21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指導員劉陽算了算,所裡這個月已經是第九次接待走失的老人了。這些老人有的是熱心群眾攙扶來的,有的是好心的出租車司機開車送來的,筷子巷派出所門口是開闊的象山南路,辨識度高,也方便停車。

更主要的原因是,江西省南昌市民都知道筷子巷派出所。它曾被國務院授予“人民滿意派出所”榮譽稱號,這裡還走出了改革先鋒、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邱娥國。

雖然退休十幾年了,但隻要天氣好,邱娥國幾乎每天都會到派出所來轉一轉,所裡的年輕人就趁機向他學幾招。邱娥國服務群眾的工作方法就這樣一任一任傳下來,成為筷子巷派出所的傳家寶。

1996年出生的王俊畢業於江西警察學院,知道自己分配到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他第一時間給父母打電話報喜。正式報到那一天,邱娥國來給新警察授課。以前,王俊都是在媒體上學習邱娥國的事跡,這一次可是當面看到了邱娥國和藹的面龐,王俊內心激動不已。這堂課上的內容被他牢牢記在心裡:進百家門、辦百家事、溫暖百家心﹔遇事不躲,遇困難不推﹔扎扎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

所裡給新分來的民警都安排了一位師傅,以老帶新是所裡的傳統。師傅王屹年長王俊九歲,其實也是個年輕人。他反復叮囑徒弟:從接警到出警,在執法過程中,執法記錄儀隨時要開啟,這既是規范執法,也是對自己的保護﹔對情緒激動的當事人要注意安撫,穩控好情緒﹔作為基層派出所的治安民警,要學習迅速偵破小案,及時為受害人止損……

師傅手把手地教,王俊成長很快。2月底的一天,有居民一大早就跑來報案,說自己剛買一個月的電動車被偷了,價值四千多元。王俊立即調取監控,發現是深夜兩點鐘被盜,距離案發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個小時。師傅一再交代過,處理電動車被盜案最重要的是“快”,這樣電動車最值錢的電瓶就不容易被賣掉。王俊通過人臉比對技術,迅速找到犯罪嫌疑人的活動區域,蹲坑守候三個小時后,將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電動車完好無損地找了回來。丟車的居民很高興,沒過幾天就把一面鮮紅的錦旗送進了派出所。

謝桂軍是贛州人,剛來筷子巷派出所做社區民警時,他最頭疼的是聽不懂南昌話,特別是在調解民事糾紛的時候,當事人往往情緒激動,說話噼裡啪啦,把他弄得暈頭轉向,這令他很有挫敗感。

他一邊和同事、轄區居民學說南昌話,早也練晚也練,一邊緊緊跟著師傅,學習怎麼服務群眾,怎麼調解糾紛,還有邱娥國的秘訣:“下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見人多詢問,見事多觀察,熱心辦民事,溫暖送到家”,一有空,他就琢磨這些話。

管理象山社區后,謝桂軍很快成長起來。哪家有困難,哪家有重點服務人員,哪裡有消防隱患,他心裡一清二楚。現在,謝桂軍也能說一口南昌話了。他像帶他的師傅一樣,沉浸在做社區警務工作的樂趣中,聽著家家的鍋碗瓢盆交響曲,感覺很美妙。

孤寡老人陳奶奶就住在派出所附近。老伴過世后,陳奶奶總是郁郁寡歡,謝桂軍時常上門去看望,和老人聊家常,化解老人的心結。去的次數多了,謝桂軍漸漸地把陳奶奶當成了自己的奶奶,逢年過節想家人了,他就拐到陳奶奶家去看一看。

今年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時,陳奶奶用豆腐、腐竹、醬干、肉末、香蔥做了一大鍋地道的南昌福羹,托謝桂軍帶到派出所。福羹的熱氣和香味彌漫在派出所小廚房裡,溫暖了民警們的心。

謝桂軍的管片裡有一所中學一所小學。防疫知識普及、交通安全宣傳、防溺水知識宣傳、防止校園欺凌……謝桂軍常常往學校裡跑,給孩子們講各種知識,教育孩子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孩子們很喜歡面前的民警叔叔,他們有的認真聽講,有的調皮地直往他懷裡扑。老師們說,一些孩子在談到自己的夢想時,就說長大了要當一名人民警察。

陳蓓長著一張娃娃臉,笑起來很甜。陳蓓剛到筷子巷派出所的時候,正好碰上全面換發二代居民身份証。那段日子,陳蓓每天都要辦一百八十至兩百個身份証,經常忙得頭都抬不起來,有時手忙腳亂,還忘了收辦証的錢,結果隻能自己墊付。辦証時,少數群眾排隊時間長了會發脾氣。辛辛苦苦上班,還要貼錢、受氣,陳蓓覺得很委屈,有一次忍不住跟辦証的群眾吵了幾句。這一幕正好被邱娥國看見了,邱娥國先幫陳蓓接待好群眾,然后再把陳蓓拉到一邊開導:“一個人一輩子到派出所可能也就一兩次,但可能就是這一兩次,決定了他對公安機關的看法和態度。”

陳蓓慢慢沉下心來。一位老大爺來到辦証窗口,他要注銷戶口和身份証,但是又遲遲不肯交出戶口本和身份証,一說話就哽咽。陳蓓從辦証窗口走出來,給老人遞了一杯水和一包紙巾,引導老人說出原委。原來,老人的老伴過世一年了,按規定必須注銷戶口本和身份証,由派出所重新打印新的戶口本。但這陳舊的戶口本和身份証是老人的一份念想,它們在就好像老伴在,所以老人舍不得交出去。陳蓓請示所領導后,把身份証和戶口本都剪角並加蓋了注銷章后還給了老人,老人顫抖地拿著剪了角的身份証和戶口本,一邊抹眼淚,一邊跟陳蓓道謝。

筷子巷派出所還像當年那麼小,小得群眾在門前說句話,全所人都聽得見。不過與邱娥國當年工作時相比,服務手段先進了不少。派出所門旁新增了一個24小時融警務服務區,裡面擺放身份証自助辦証領証機。派出所前台增設高頻交管業務辦理窗口,警務公開欄裡,警務網格化管理示意圖和民警網格責任區域一覽表清清楚楚。

便民台旁邊,是筷子巷派出所微警務工作台,上面有每位民警的微信二維碼,二維碼上方是一行小字:掃一掃您的社區民警,方便溝通聯系。

二郎廟社區的老宋就是通過掃描二維碼和社區民警邱攀科建立聯系的。

老宋為自己不爭氣的兒子操碎了心。兒子從小不好好讀書,高中沒畢業就去混社會,染上了毒癮,正在社區戒毒。他把小煤氣罐藏在臥室,時不時就鬧著要父母給錢去買毒品。老宋沒有辦法,隻好求助社區民警邱攀科。

小邱第一次進老宋家的時候,老宋的兒子正躺在床上,人已瘦成了皮包骨。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長發披肩,眼窩深陷,臉如刀削,膚色蠟黃,任憑小邱說什麼,他都用被子蒙著頭不聽。他不聽,小邱也要講,今天不聽,就明天再來。老宋夫婦也沒有放棄兒子,小邱不在的時候,就用微信發送兒子的狀態,和小邱一起商量對策。堅持了一段時間,老宋的兒子終於被感動了,對小邱說:“你也就比我大幾歲,對我這麼有耐心,和你相比,我真是太慚愧了!”

他把藏在臥室裡的煤氣罐交了出來,開始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游戲也不玩了,每天在手機上查找招聘信息。小邱也通過自己的渠道幫他一起找工作。現在,他已徹底戒了毒,人也胖了,身體也好了,在一家房產中介上班,還找到了心儀的女朋友。

這以后,老宋把小邱拉進了自己的家庭微信群,把小邱當成了家裡人一樣看待。

二郎廟社區是老居民樓,房子很陳舊,牆外挂著各式柵欄、電線。八十多歲的江婆婆在這巷子裡住了七十七年,三個兒子分散在南昌其他城區,她舍不得搬走,有個頭疼腦熱、修電修水的事兒,就找社區民警小邱。

我跟隨小邱在社區走訪,見到江婆婆的時候,她穿著紅布鞋,系著土黃色的圍裙,正在門口晒被子。江婆婆很開朗,一頭白發,微胖而紅潤的臉,說起話來中氣很足。她一見到小邱就熱情地打招呼:“邱警官,到家裡坐坐吧。”我問江婆婆知不知道邱警官叫什麼名字,她用南昌話爽朗地說:“叫什麼名字我不知道,我就叫邱警官,以前邱娥國老邱在這裡,我們就好熟,現在又來了個小邱,不管是老邱還是小邱,都是第一好的人,幫了我們這些老百姓好多忙。”她一邊說,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八零后陳欣,今年一月作為分局情報大隊負責人到筷子巷派出所就“警務大數據的應用”進行授課。沒想到三月份就調到筷子巷派出所任所長。

陳欣說,這次的工作變動,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挑戰。就像每一位新到筷子巷派出所的年輕人一樣,他不僅要把邱娥國為民服務的情懷傳承下去,還要不斷運用新科技、新機制、新手段,持續提升筷子巷派出所為群眾辦實事的能力和水平。

陳欣對筷子巷派出所充滿了信心。因為他知道,所裡的年輕民警們,就是在為老百姓服務的工作中,一茬一茬成長起來的。

此刻,筷子巷旁邊的象山廣場正迎來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幾位老人推著嬰兒車在散步,小朋友有的在騎車、有的在拍皮球,大爺大媽們坐在石凳上悠閑地聊天……廣場四周,一棵棵羽毛槭紫紅色的新枝在夕陽裡反射著暖暖的春光。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