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筆者走進江西省樂平市塔前鎮藍橋村,隻見整個村庄村容村貌整潔,村庄四周,花樹簇擁,好一派迷人的農村美景。
“過去,我們村裡可沒這麼干淨漂亮。以前每逢天晴,附近幾家企業來往運輸的車輛在馬路上揚起漫天灰塵,不僅影響了出行,也影響村民們的生活環境。自從村級紀檢監察員介入監督后,這些企業湊錢購買了洒水車,天晴的時候就來回洒水。現在,我們村的路面干淨了,環境也好了。”當地村民操由森告訴筆者。
操由森還說,村裡的紀檢監察員不僅在發現村民生活難題上發揮“啄木鳥”作用,對於村務公開、資金使用上也發揮監督作用。
在藍橋村黨群活動中心,筆者看見三、五個村民正圍在一起看著大紅紙寫的村財務情況公示,收入有哪些,總計多少錢,做了什麼,開支有多少,上面一清二楚。
“村裡做什麼事,用了多少錢,公示上寫的清清楚楚,我們看到了,心裡也有個數。”對於村裡將財務公開的舉措,在場的群眾紛紛表示認可。
“在我們村裡開辦的那幾個企業,每年都會給我們村委會的幾個村小組贊助一些錢。對於這些收入,村小組過去在在使用時不夠規范,有時候村民意見很大。有了村級紀檢監察員后,這幾個村小組在財務使用上建好了明細帳,資金使用手續也更健全了。”藍橋村黨支部書記操由崽告訴筆者。
“我鎮自設立村級紀檢監察員以來,發現問題線索並從中立案5起處理5人。”塔前鎮紀委書記余惠微如是說。
這是樂平市村級紀檢監察員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助推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難題的一個縮影。2017年4月,樂平市紀委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村級紀檢組織建設,在全市336個行政村(居委會)設立村級紀檢監察員,進一步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自推行村級紀檢監察員制度以來,336名村級紀檢監察員利用成長在農村、生活在農村、熟悉農村的優勢,圍繞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村級“三重一大”事項、精准扶貧、“三資”管理、惠農惠民政策落實等情況進行監督,化身為村民家門口的“啄木鳥”。 (朱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