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昌4月28日電 “前進,前進,向前進,挺起胸膛何懼風浪……”26日,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第二中學九年級(12)班歌聲嘹亮,全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齊唱歌曲《走向復興》。
這是該縣學校創新開展每日課前五分鐘“紅色傳承”活動的情景,通過傳唱紅色歌曲、宣講紅色故事等,積極構建“嵌入式”黨史學習教育“第二課堂”,營造濃厚紅色文化氛圍,將紅色基因厚植在青少年心靈深處。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宜黃縣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從小培養對黨的感情,培育家國情懷。
據悉,同唱一首紅色歌曲、同講一個紅色故事、同讀一本紅色經典、同上一堂黨史課……宜黃縣在全縣各中小學校啟動了扶苗成長系列活動,依托校園教育環境載體,每天安排課前五分鐘和大課間的時間,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史學習教育,並有機融合貫穿到日常課堂教學中,讓黨史學習成為每日“必修課”,向青少年學生傳好“接力棒”,而創新開設的課前五分鐘“紅色傳承”活動正是其系列活動之一。
“每天課前讓學生們唱一唱紅歌、讀一讀紅色家書,學校的校園廣播每天還播放紅色歌曲和紅色故事,使他們感受到革命先輩的精神力量,用黨的光輝歷史鼓舞自己、影響他人。”該縣第二中學老師陳建國談道,由於年齡和閱歷的原因,青少年對黨史了解比較少,“扶苗成長”系列活動創新黨史學習教育解讀方式,引導學生重溫黨的百年歷程,使青少年能夠聽得懂、願意聽,讓學習黨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走進宜黃縣第一中學,誦讀聲、歌聲交織在一起。青年學生們利用課前五分鐘的時間,高唱紅色歌曲、細講紅色故事、誦讀經典書目,追溯紅色記憶、體悟紅色文化,感受黨的紅色精神偉力,在全校范圍內凝聚起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聆聽了《紅色家書》中李大釗的故事,再次感受到革命先烈們對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我們青年學子將更加努力學習,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為家鄉建設和祖國的強盛貢獻力量。”高三(4)班學生陶小慧說道。
下一步,宜黃縣將持續深入開展系列活動,引導全縣廣大青少年學生學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時雨、章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