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蔬”香沃野促振興

2021年04月29日15:20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時下,正是蔬菜種植的關鍵時期。走進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南逕鎮古家營村鄉間田野,纖細嫩綠的菜苗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生機勃勃。在南逕鎮古家營村蔬菜基地裡,農戶正在放置菜苗、定點栽種,呈現出一片“田間農事忙”的火熱景象。

近年來,全南縣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立足資源稟賦,放大生態優勢,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高標准推進“菜籃子”工程,推動蔬菜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為鄉村振興拓寬致富路。

從“散”到“聚” 規模發展拓新路

“產業要發展,靠以往零散種植、單打獨斗的小農戶發展模式肯定不行,隻有讓農戶抱團,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發展,才能有效抵御市場風險,實現穩定增收。”全南縣蔬菜辦主任付新來說。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和關鍵抓手。為促進蔬菜產業規模化發展,全南縣緊緊牽住土地流轉這個“牛鼻子”,打造從“散”到“聚”的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新型蔬菜種植大戶,使蔬菜生產逐步向專業化、合作化的適度規模經營轉變。通過實體化規范化運行,該縣成立了品優農業專業合作社等40多個果蔬合作社,在種植、銷售各環節,讓菜農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今年一季度,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3萬余畝。

為了保障蔬菜產業發展,該縣堅持政府培育引導,項目資金撬動,吸引龍頭企業投資,合作社參與,帶動民間資本注入,全力破解資金制約等難題。大力完善基礎設施,搭建蔬菜大棚,打造蔬菜種植基地,讓“小蔬菜”做成“大產業”。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職業菜農”“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帶動農戶種植蔬菜,助農增收致富。2020年,該縣新增規模以上設施蔬菜基地13個,新增規模以上設施蔬菜基地鋼架大棚面積2640畝,新建成露天蔬菜基地1980畝,改造提升蔬菜基地6645畝。

由“量”轉“質” 做優品牌增新值

“我們這個地方地勢高,氣候好,加上土壤富含鋅、硒等元素,村裡產出的蔬菜口感比較好,營養價值高。高山蔬菜是我們的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能賣到好價錢,給村民帶來可觀收入。”南逕鎮古家營村黨支部書記劉書豪自豪地說。

晝夜溫差大的山區氣候特征,是全南縣發展高山蔬菜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給全南高山蔬菜的銷售提供了廣闊天地。該縣充分利用生態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依托龍頭企業,採取統一育苗、統一標准、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和分戶種植“五統一分”的辦法,輻射帶動農戶種植荷蘭豆、西蘭花、小黃瓜、小白菜、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品種,把新鮮可口、安全放心的綠色蔬菜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及全國其他各地。2020年,該縣播種蔬菜面積11.88萬畝,總產達23.53萬噸,總產值7.6億元。

發展蔬菜產業,是全南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路徑,緊抓品牌化這個關鍵,加快由增量向提質轉變,打造安全生態農業。該縣把重點放在發展高品質蔬菜上,唱響用好“高山蔬菜”、“富硒蔬菜”品牌,靠高品質增加附加值,實現優質優價。同時,培育做強蔬菜龍頭企業,引領蔬菜產業走規模化、品質化、標准化發展路子,實現由大到強,由量轉質。目前,該縣有機產品認証22個,綠色食品5個。

從“粗”到“精” 細化管理提品質

暮春時節,走進全南縣江禾田園綜合體“智能”大棚,一串串聖女果長勢喜人,有“粉貝貝”、“黃貝貝”、“粉果西紅柿”等5個品種,新鮮紅亮的聖女果,碩大飽滿、清甜多汁。據悉,這個“智能”大棚生產農產品,通過管式立體種植模式和水肥一體、生物調節等智能裝備,將高效肥料配方、用量、滴灌時間設定好,電腦系統會自動調節植物生長需要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和營養液等,推動果蔬專業化種植和標准化生產。

這是全南縣發展旅游觀光現代生態農業的一個生動實踐。以往粗放種植、粗放管理難以保証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全南縣從精細化管理、菜農素質提升等方面著手,提高果蔬農產品品質。該縣邀請省市農業領域技術專家為菜農現場講解相關蔬菜產業政策,傳授種植技術,為菜農解疑釋惑,解決農戶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組織縣農技員深入各蔬菜大棚開展現場技術指導,向菜農講授蔬菜種植、病虫害防治等技術,提高蔬菜種植效益。

依托江禾田園綜合體、江西自然之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該縣從蔬菜種植的技術、質量和安全方面入手促進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加快建設集產品交易、加工包裝、冷凍保鮮、物流運輸等為一體的冷鏈物流區,推動蔬菜全產業鏈發展。同時,龍頭企業、合作社、菜農之間“約法三章”,從產前品種選擇和茬口安排,產中水肥管理、植株調整、病虫害防控等田間管理,產后銷售等各環節行為進行規范,有效保証了高山蔬菜的品質。(陳海明、余梅玉)

(責編:邱燁、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