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2.5萬多人何以再就業

2021年04月30日09:06  來源:江西日報
 

素有“中國煙花鞭炮之鄉”之稱的上栗縣,由於花炮生產企業分布點多面廣線長,帶來不少安全隱患。近年來,該縣積極推進花炮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機器換人和智能化生產,堅定去產能,淘汰了280多家花炮企業,由此也產生了2.5萬多名行業下崗富余勞動力。這些下崗人員的生計問題,時刻牽動著上栗縣各級領導干部的心。如何在去產能的過程中,實現花炮企業下崗人員再就業?上栗縣採取各種形式,並在政策上給予扶持,較好地解決了這些人員的就業問題。近日,本報記者到上栗縣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拓崗位:培育新動能產業,帶來新就業機會

4月26日8時許,上栗縣桐木鎮的朱金華與往日一樣,准時來到上栗縣佳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班。

4年前,朱金華在桐木鎮楚山集美花炮廠上班,花炮廠因產能落后關停,她就一直沒有穩定的工作,家裡的經濟收入少了,生活水平也下降了。

“我是‘4050’人員,外出找工作很困難,4年來我一直打散工。”朱金華說,今年開春,她接到鎮政府就業站的消息,縣裡招商引資進來的上栗縣佳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招工2500人,優先錄取花炮行業富余勞動力。這對朱金華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在鎮政府就業站的推薦下,朱金華順利進入了佳禾智能公司上班。“每月能拿到3000元收入,離家也很近。”

在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關心下,朱金華重新就業在上栗不是個案。這也得益於縣裡實施“騰籠換鳥”,堅定走產業轉型升級之路,通過培育新的產業動能,帶來一大批新的就業崗位。這樣,既讓一些下崗人員有了新工作,又緩解了一些企業的招工難。

據介紹,上栗縣通過搶抓贛湘區域合作先機,搭建贛湘合作產業園等產業承載平台,全力培育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醫藥等新興產業。同時,積極對接長株潭地區的消費市場,持續推動全域旅游開發,積極發展肉兔、蠶桑、黑山羊等高效農業,不斷拓寬群眾就業渠道。

“全縣近3年共引進256家企業,隨著這些企業的陸續投產,直接創造了1萬多個就業崗位。”上栗縣工業園黨工委干部賀穎波向記者介紹,產業轉型升級往往伴隨著員工下崗、失業,上栗縣通過“吐故納新”,騰出空間來培育新興產業,構建起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僅為因去產能而失業的花炮行業職工提供新崗位,還能為新生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

抓創業:扶持一個人創業,帶動一群人就業

創業帶動就業,具有倍增效應。上栗縣就業局局長張廣良告訴記者,他們在深入一線調研中了解到,有部分花炮企業的下崗職工,有創業的想法,但是苦於沒有啟動資金,不了解相關政策,導致創業找不到門路。為此,該縣就業等相關部門迅速行動起來,進行創業引導和幫扶。

“兩年前,我們縣搭建了一個上栗創業孵化基地,主要是面向大學畢業生、軍隊退役人員、返鄉人員自主創業等群體。”張廣良向記者介紹,去產能過程中,縣裡順勢而為,把很多花炮轉型企業人員納入了創業幫扶對象,從個人申請小額貸款貼息、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孵化補貼等方面,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這對我們想創業的人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上栗縣臻利合作社負責人周洪源告訴記者,他原來也是從事花炮生產,一開始擔心轉型后沒人管他們,事實証明他的擔心是多余的,因為縣人社部門以及他所在轄區的金山鎮政府等,得知他想養肉兔時,主動向他伸出援手,不僅把創業政策送上門,還幫他把10萬元的貼息創業貸款申請下來了。

“現在我的合作社年產肉兔5萬隻,同時還帶動17戶脫貧戶就業,令人感動的是,當地人社等部門,還經常派干部上門走訪,幫助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周洪源說,有了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他相信今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上栗縣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湯軍向記者介紹,扶持一個人創業,可以帶動一群人就業。截至目前,全縣已經發放1.38億元的創業貸款,除了個人,還有97家退出花炮企業通過轉型實現再創業,並吸納1萬多富余勞動力重新上崗。

傳技能:學會一項技能,幸福一個家庭

王孝余是萍鄉市伍子醉食品公司總經理,他告訴記者,今年開春廠裡產品訂單不斷,為了擴大再生產,急需大量招聘工人。

“企業選擇落戶上栗縣,就是奔著當地淘汰花炮落后產能,有充沛的富余勞動力資源而來,事實上我們的判斷也沒錯。今年開春之際,我們發布了招聘廣告,曾有一天招到了800人。”王孝余為此很開心,但也有煩惱,那就是報名人員年齡偏大,大多在40歲以上,對於一線的簡單操作並不熟練﹔另外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學歷佔比95%以上,觀念也陳舊,報名人員習慣在花炮廠的靈活務工,接受不了現代企業的嚴格管理制度。王孝余說,目前他公司招錄的4500名員工中有70%來自花炮行業退出企業,上述這些問題都要開展培訓來解決。

除了企業,求職人員也有想接受培訓的想法,目的是盡快掌握技術,盡快就業。金山鎮的戴娥告訴記者,她今年48歲了,以前和愛人在一家花炮廠上班,每月兩人有6000元至8000元的收入。現在,花炮廠關停了,“上有老,下有小,全家沒有了穩定的收入,找工作既沒有技術特長,也沒有年齡優勢。”戴娥對記者說,自己想學點技術苦於找不到門路。

在上栗縣,像戴娥這樣的富余勞動力,遇到類似情況的不在少數。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大事。“4050”人員是家庭的頂梁柱,不能就業,全家生計會受很大影響。為此,上栗縣針對花炮行業退出企業的“4050”人員,各相關部門聯動開展電子商務、計算機、月嫂、種養技術等定向培訓,促進他們就業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通過“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等方式,辦了154期就業技能培訓班,讓4600名花炮行業的職工掌握了新的謀生技能。

“通過免費培訓,我進入了萍鄉市伍子醉食品公司,每個月可以拿到約3000元的收入,愛人也在園區一家企業上班,有了穩定的收入全家過日子就不再愁了。”戴娥笑著說。

上栗縣的這些做法,不僅暖了民心,也讓投資企業很安心。王孝余告訴記者,他親身經歷了自己企業落戶時,為了搶工期讓他們的企業盡快投產,縣裡及有關部門的黨員干部,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雙休日,都盯在項目上,隨叫隨到幫助企業解難題。

讓企業盡快投產,就是讓招來的工人早日上崗工作。從這點來說,當地政府圍繞企業服務,目標是沖著企業早見效和下崗人員快就業多就業去的,這令所有前來上栗投資辦企業的經營者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更讓當地群眾不用操心就業,安心工作。 (記者 洪懷峰)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