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走紅 “五一”李渡玩得嗨

2021年05月06日07:15  來源:江西日報
 

  有詩有酒有遠方。

  “五一”小長假,千年古鎮李渡迎來了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的游客,探訪最古老窖池、非遺集市、李渡高粱1308·液體古董腦洞大開展、山河宴等亦庄亦諧的活動,引爆了游客激情,讓游客玩得嗨。以“國寶跨越·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李渡千年古鎮文化旅游節精彩紛呈,成為我省文旅活動的一個新亮點。

  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受熱寵

  追尋古遺址遺韻,觸摸傳統文脈,成了當今旅粉的新寵。

  古香古色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讓世人驚嘆,吸引了四方游客,成為我省古色文化的網紅打卡地之一。

  李渡古鎮位於進賢縣,緊鄰撫河故道,是江南芸芸學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地,因釀造李渡酒而聞名。江南才子大都在李渡落過腳,甚至喝過李渡當年的燒酒。其中,不乏“為官千古留名,為文百世流芳”的名相王安石、晏殊,留下“聞香下馬,知味攏船”令后人津津樂道的傳說。

  2002年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的發現,印証了《本草綱目》的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創之。”2006年5月,該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1月15日,被列入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當一批批游客追隨美酒飄香,來到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參觀,親眼所見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的文化瑰寶,無不為江西源遠流長的酒文化而自豪。家住南昌的李女士夫婦帶著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五一”游玩的重點就選擇了李渡,在參觀完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后感嘆不已:“沒想到我們江西有如此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古代釀酒遺址,真是開了眼界,對我家女兒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研學游。”

  為了弘揚酒文化,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再現了從封窖到起窖釀酒全過程。游客置身其中,盡情品嘗傳承了800年的酒香。

  隨著古風鑼鼓的響起,顧客沉浸式體驗繡球招婿的封壇儀式:第一聲“封壇禮,金鎖落”顧客為封壇酒壇挂上金鎖﹔第二聲“封條貼,歲月藏”顧客為封壇酒壇貼上紙封條﹔第三聲“名牌授,卿專屬”顧客為封壇酒壇挂上自己的名牌﹔第四聲“紅蓋遮,儀式成”顧客為封壇酒壇蓋上紅蓋頭。

  現場,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沉浸在這喜慶的氛圍中,都躍躍欲試,封上一壇屬於自己的老酒。

  “非遺集市”沉浸式體驗文化穿越

  除了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吸聚人氣,今年的李渡千年古鎮文化旅游節還打造了一個別開生面的“非遺集市”,游客可以沉浸式體驗新奇、有趣的文化穿越。

  在宋元文化展示區,一派宋時場景,酒幡招展,店招林立,市列珠璣,戶盈羅琦。置身其中,你可以古式服化,挑著貨擔體驗貨郎吆喝叫賣的市井角色﹔你可以著上戲服,走上戲台,演繹牡丹亭的愛情故事﹔你可以在悠揚的古箏聲中體驗宋式點茶及祈福﹔你還可以武鬆式舉起大碗,暢懷豪飲……

  在自創傳播集散區,“橫店古裝微電影拍攝體驗”讓人耳目一新,游客可以進行橫店劇本定制,傳播素材拍攝﹔“游俠掠影”游客打卡、攤位承包爭當掌櫃等各種新玩法讓人耳熱心跳……

  在李渡元素區,袋鼠跳、光盤拔河、同心擊鼓、公雞下蛋、摸石頭過河、趣味高爾夫、幸運嘉年華等游戲活動讓親子家庭歡樂開懷﹔雜技表演、千人作畫、聞香下馬、撫河醉八仙、李渡高粱1308創意畫展,一場場游樂活動高潮迭起。

  古鎮文化帶來產業興起

  李渡古鎮的美,美在刻琢於一磚一瓦中的風骨韻味,美在千年不變的歲月深情。

  2017年,李渡成為全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同年又入選“江西省旅游風情小鎮”。今年的千年古鎮文化旅游節,“非遺集市”、趣味運動會、“天人合一歸自然”等活動,讓游客用接地氣的方式親近自然,享受古鎮“慢生活”,掀起了沉浸式體驗旅游的新熱潮。據統計,李渡鎮每年接待游客的數量大幅增加,已從幾年前的不足萬人次上升到20多萬人次。

  古鎮文化帶來了當地產業的興起。一個以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為文化核心,以古文化為依托,融匯李渡鎮渡口文化、戲曲文化、煙花產業文化的《李渡歷史古鎮城市設計》正在逐一呈現。如今,游客走出古窖遺址就會發現,遺址所處的李渡大道兩側呈現出古色古香的風貌,一條全長1公裡的仿古酒業街,著力再現酒肆“前店后坊”的業態,大大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李渡的煙花也曾在國慶、奧運等大型慶典上大放異彩。

  為助力鄉村振興,幫扶鄰近鄉鎮特色農產品快速發展,壯大特色旅游農副產品產銷隊伍,“國寶跨越·鄉村振興”李渡千年古鎮文化旅游節,利用新媒體傳播載體,以網絡達人直播的方式幫助李渡葛粉、薯粉條、池溪脯辣椒的銷售,打響特色品牌。產自七裡鄉的春香柚、泉嶺的菊花茶,也在此次文化旅游節上爭奇斗艷,競相發展,呈現了傳統特色農副產品向現代商業轉型的繁榮景象。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