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永新縣將農村鄉土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挖掘、培育、使用上精准施策、抓緊抓實,著力打造一支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
筑深農村鄉土人才“蓄水池”
永新縣按照“政府搭台、能人唱戲,政策扶持、示范引領”的模式,拓寬鄉土人才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堅持“縣級統籌、鄉鎮協調、村組使用”的分工原則,建立縣鄉村組四級農村鄉土人才管理體系。由縣委人才辦建立農村鄉土人才信息庫,全面挖掘掌握農村鄉土人才資源,各方聯動,聚智聚力。目前,已吸納全國種糧大戶黃培龍、“國家星創天地”李小江、制醬能人李志良、高級技師蘭志強等一大批農村鄉土人才“入庫”。
建好農村鄉土人才“加油站”
永新縣每年設立8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各類專技業務培訓,幫促“土專家”“田教授”進一步提高致富本領。“請進來”與“走出去”雙向發力,與西南大學以及省內科研院所等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開設現代農業管理、果蔬無土栽培、蠶桑種養等10余門實用型課程,舉辦科技專題培訓班20余次。“線上”與“線下”同步推進,以遠程授課、送技下鄉、結對幫扶、基地實練等形式“傳道授業”,讓廣大農戶熟練掌握1∼2門實用技術。2020年,永新縣新打造5個示范點共6000畝高標准桑園,畝均增收達300元,為種糧收益的3倍,實現了蠶桑產業“老樹發新枝”。
搭好農村鄉土人才“練兵場”
永新縣堅持以用為本,突出示范引領,充分發揮鄉土人才自身技術、管理、資源等優勢,真正實現“用好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興辦一個產業”。採取“1+N”方式,引導1000余名農村鄉土人才與農戶尤其是脫貧戶“結對子”,推動人才“紅利”向農村產業全覆蓋。持續推進“永新英才”落地落實,建立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搭建“能工巧匠”“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創業平台,進一步優化農村鄉土人才干事創業環境。堅持黨建引領,把支部建在產業上,組建農民合作組織,以“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鄉土人才”等形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產業提檔升級。截至目前,全縣已建立農民合作組織109個,參加社員27070戶,戶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