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井岡山會師》

再現勝利會師的喜悅場景(我心中的紅色經典)

劉 晟

2021年05月17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作為一名創作實踐者,我對紅色題材美術經典的學習和分析一直基於以下三個維度展開:一是歷史還原角度,二是畫面構圖技巧方法,三是精神力量的傳導方式。

紅色題材美術經典《井岡山會師》是由何孔德於1980年創作的油畫。該幅作品描繪了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的兩支革命隊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的喜悅場景。在這幅作品中,軍隊和百姓歡慶會師的宏大場面躍然紙上。整個場景氣勢恢弘,紅旗飄飄,鞭炮齊鳴,人潮涌動。何孔德將人、物、景處理得神採各異、層次分明,率性中見功力,粗放中見精微。

史詩般細節勾勒歷史真實

從歷史還原角度剖析,令我最感欣喜的是何孔德巧妙地在“兩身軍服”上濃墨重彩,以史詩般的細節勾勒歷史真實。透過畫面,觀眾看到毛澤東身穿紅軍軍服,朱德身穿起義軍軍服,兩位領袖滿面笑容,攜手同行。這種不言而喻的符號表達,一目了然地還原了1928年4月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這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揭示了作品的主題——“兩支鐵流匯合到了一起,從此形成紅軍主力,使我黨領導的武裝斗爭的大旗舉得更高更牢”(粟裕:《激流歸大海》)。這樣精巧、准確的畫面設計,使得今天的觀眾在有限的畫幅中,真切地了解到這段裡程碑式的歷史事件,強烈感受到革命者“雄關漫道真如鐵”的革命熱情、勇氣與信念。

“螺旋形”構圖延展戲劇張力

從當下大眾審美經驗來看,該幅作品畫面的構圖技巧方法給觀眾營造了一種舞台無限延展、想象空間不斷延伸的戲劇效果。六面紅旗成為觀眾視線的“指揮棒”,引導大家的目光從畫面右下角開始,游弋到右上部分,再跟隨畫面上半部分紅旗招展的曲線,視線轉移到畫面左上角。此時畫面來個定格,稍歇片刻,氣韻流動,“峰回路轉”,觀眾視覺被左邊小角落或背或側的各色人物吸引,視線一路逡巡,漂移至左下角,軍民“勾肩搭背”親如一家的背影,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支人民軍隊“軍民魚水情”的精神特質表達得淋漓盡致。畫面就像一支會飛的、神奇的畫筆,繼續游走,觀眾的情緒與視線亦如影隨形,透視至畫面中部4個人物,最終強力聚焦到畫面中心毛澤東和朱德兩位偉人身上,形成了豐滿平實卻意境悠遠的螺旋形構圖。

從繪畫經驗來看,螺旋形構圖經常出現在描繪戰爭場面的宏偉雄壯與動蕩激變的感受中,因為螺旋形構圖可以產生激蕩的向心力量,給人一種強烈的變化與不安感。但何孔德將這種“螺旋”技法創造性地運用在會師的歡慶場景中,反而形成了一種戲劇張力,從邊緣外圍到核心焦點,形成一股緊緊團結在領袖周圍的聚合力、向心力。如石投湖水,波心蕩漾,漣漪泛起,卻奔涌至漩渦。而舞台中心兩位領袖的攜手格外吸睛,觀眾情緒與情感又隨之波瀾起伏,仿佛置身其中,成為歡慶會師的參與者和見証者。

在這一點上,何孔德先生把握人物關系復雜性、創造巨型舞台畫面的藝術天賦與人性洞察情懷令人欽佩。

文藝工作者交出“時代答卷”

重讀紅色題材美術經典,我最大的體會是其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審美建構,通過視覺產生正大氣象的崇高精神力量,以雄渾和剛毅的筆觸,視覺再現黨領導人民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

崇高偉大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類的激情、夢想、自主性一直以來都是崇高的關鍵主題。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探索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樣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正確道路。

從這個角度來看,紅色題材美術經典的成功,不在於文體創新,而在於對事件細節的提取和崇高感的把握,以及形成“繪畫的舞台”。紅色題材美術經典往往具有電影史詩般的品質,在藝術表現上又“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文藝界如何在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過程中,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能否像何孔德先生一樣,自如駕馭繪畫語言,藝術化再現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懈奮斗、艱辛探索、奪取偉大勝利的輝煌歷史,創作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如何發揮文化力量、文學藝術作用,增強“四個意識”,服務大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貢獻綿薄之力……成為擺在我們每名專職畫家、文藝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要做個無愧於國家、民族、時代的答卷人!

(作者為廣州畫院專職畫家)

經典回放

油畫《井岡山會師》場面宏大,氣氛熱烈。身穿紅軍軍服的毛澤東與身穿起義軍軍服的朱德手牽手走在歡慶的軍民中間,毛澤東的頻頻招手、朱德忠厚的笑容,將人物的個性特征提煉得簡練准確。兩位偉人緊緊相握的手,既有“會師”的象征涵義,又起到了“畫眼”的作用。周圍兩支會師的隊伍和百姓喜氣洋洋,雖然人物眾多,但作者處理得各具神採,不膩不躁。飽滿的畫面中,招展的紅旗,炸響的鞭炮,給作品“會師”的主題增添了節日般的歡快氛圍。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