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放大特色優勢 努力實現“以綠生金”

——專訪武寧縣委書記杜少華

2021年05月24日09:19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春末夏初,草木欣榮。近日,記者前往武寧縣,採訪縣委杜少華書記。

記者:杜書記,您好!請您談談武寧是如何謀劃開啟建設現代化山水武寧新征程的?

杜少華:武寧作為一個山區縣、生態縣和移民縣,要想在新時代發展大潮中爭得應有地位,成為同類縣(市、區)的“領跑者”,必須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姿態。為此,我們確立了未來五年以及2035年的遠景目標,歸納起來就是“一二五六”:“一”就是以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首要戰略為主題﹔“二”就是緊扣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兩條主線﹔“五”就是躋身縣級市、建成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示范縣、建成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建成全國旅居時代最佳目的地、建成全國特色康養最美福地五個定位﹔“六”就是做好做大經濟總量、做優經濟結構、做活全域旅游、做旺城市人氣、做強“五美”鄉村、做實民生實事6篇文章。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重點推動“五個勇爭先、六個作示范”。“五個勇爭先”,就是努力補齊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內需潛力、營商環境、擴大開放等方面短板,實現同等條件區域爭上游、全省年年有進位﹔“六個作示范”,就是推動城鎮建設、農業農村、生態文明、文化發展、民生保障、平安建設等已經具有較好基礎和優勢的領域走得更高更遠,力爭進入“領跑圈”。

今年,我們積極策應省委確定的“項目大會戰”活動,將項目建設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的必答題,在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儀式上,武寧開工43個項目,總投資近250億元。

記者:武寧是如何利用好山好水優勢、打通“兩山”轉換通道,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的?

杜少華:幾年來,我們致力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在2016年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上,鮮明提出“生態立縣,綠色崛起”,著力構建“五大生態”,全力打造“三個示范”的發展思路。成立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主任的生態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聘請國內頂級專家擔任生態顧問,組建“生態智庫”,在全縣范圍內推動樹立“綠色政績觀”。首創的“林長制”寫入《森林法》,在全省啟動“生態產品儲蓄銀行”試點工作。

秉持“保護也是發展”的理念,取舍有度,致力實現河清岸美。大力實施雨污分流和截污納管工程,建成城區污水管網156.2公裡,園區污水管網60.7公裡。嚴格做“減法”,以“留白”的方式布局城鄉建設,濱水區域一律不搞地產開發,隻做生態修復和適當的景觀。“武寧之窗”“武寧之眼”“橋中橋”、濱湖生態新城串點成線,形成25公裡“環城—濱湖”景觀鏈,縣城所在地西海灣已打造成國家4A級景區。澧溪北灣、官蓮東山等濱水區域依托良好的生態,鄉村旅游風生水起。

在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我們大力發展生態工業、“七彩”農業和生態旅游,引入大健康企業37家,打造省市農業產業示范園4家。在修河、西海沿線合理布局特色產業,大力培育發展特色民宿、森林康養、怡情研學等新業態,涌現出羅坪鎮悅山居、上湯溫泉旅游小鎮、泉口香榧小鎮等一批“美麗經濟”示范點,北灣半島森林康養基地入選江西省首批40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以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為契機,大力發展新型工業。遼燚環保、安譜達新能源、“數字經濟”智慧園區、“上峰上水”天然飲用水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正在蓄勢勃興。

記者: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武寧是如何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的?

杜少華:武寧天生麗質,清淨無染。連續四年獲評江西省旅游產業發展先進縣,先后摘得國家森林旅游示范縣、中國候鳥旅居小城、中國十佳避暑康養小城、全國鄉村旅游夏季精品線路等30余項“國字號”殊榮,2020年成功創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我們的創建工作概括為“三全三多”:一是全員發力,“政企民”多元並進。成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指揮部,高起點編制旅游總體規劃、全域旅游發展專項規劃和7個重點鄉鎮的旅游規劃。此外,還將旅游元素融入其他各項發展規劃之中。每年召開示范創建大會,設立旅游發展專項基金,出台獎補辦法,對景區、酒店、民宿、旅行社等市場主體“論功行賞”。全面開展旅游服務標准化建設,組建旅游產業投資公司,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120多億元投向旅游產業。依托“中國藝術裝飾之鄉”優勢,在全國4000多家武寧人創辦的裝飾公司開展“我為武寧代言”活動,唱響“山水武寧”品牌。二是全域共建,“山水城”多點開花。堅持把城區當景區建、把農村當園林建,建成國家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9個,省3A級以上鄉村旅游點16個,省級旅游風情小鎮2個,“生態旅游+養生養老”示范村庄53個。歡樂灣康養小鎮、華夏水上樂園、魯溪洞等30多個旅游項目遍布城鄉。重磅打造以縣城為核心的西海灣國家4A級景區。堅持5A標准、5A理念、5A服務,精心打造220國道“幕阜風情”和305省道“九嶺風光”美麗示范風景線。以“林改第一村”長水、北灣半島為代表的“鄉村武寧”風景線和武寧萬畝野櫻花、陽光照耀29度假區等美景在央視亮相。三是全季升溫,“水陸空”多業融合。圍繞“春賞浩瀚花海、夏游萬頃碧波、秋登九嶺幕阜、冬泡原湯溫泉”四季樂游主題,持續推動多業融合。成立旅游船務公司,開通廬山西海各景點的“水上公交”,常態化配備直升機,實現10分鐘通達所有景區。開發熱氣球、滑翔傘、三角翼等低空旅游產品,武寧西海水上樂園、黃金海岸水上運動俱樂部等投入運營。打造大型實景水秀演藝項目“遇見武寧”並常態化運營。打造“長水橋中橋”夜秀產品,開通畫舫夜游西海灣項目,形成“晝+夜”全天時旅游產品。高標准打造文創園,將國家級非遺“打鼓歌”、省級非遺“採茶戲”植入景區,加入全省劇場聯盟,引入國內外高水平院團每月演出。因地制宜發展民宿經濟,悅山居、林雲山居、“天天惦記”、桐林山宿、北灣人家等一批高端民宿在市場上漸成品牌。

記者:武寧是“全國文明縣城”,2018年又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在文明城市創建中,重點做了哪些工作?

杜少華:為進一步擦亮中國最美縣域的特色品牌,在贏得全國文明城市國檢入場券的同時,武寧先后獲評全國村庄清潔行動先進縣、全省首批美麗宜居示范縣、全省“最干淨縣”等殊榮。三年來,重點做了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匯聚合力抓創建。成立了我和縣長雙挂組長的創評機構,配齊配強工作隊伍,將創文工作納入全縣高質量發展綜合目標管理考評,嚴格考核獎懲。每年安排專項創建經費,實行挂圖推進、定期調度。召開全縣性創建工作大會16次,我和縣長深入創文一線督導調度14次,現場解決了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嚴格對照測評體系、重點目標要求,將任務細化分解到責任縣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做到項項都有“時間節點”,人人都有“任務清單”。二是緊貼民生抓創建。三年累計投入近30億元,深入開展淨化治臟、序化治堵、美化治亂行動,推進老舊小區、老城街道、路網改造,實施重點整治、專項整治、精細整治三大行動。在城區,深入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行動,湖濱北路、豫寧大道等7條老城區主干道的“白改黑”工程建設和主干道外立面改造之后煥然一新,對心怡水灣、天水名都、湖岸花城等一批小區實行“精品式”改造,新建和改造提升7個農貿市場、劃行歸市一批零亂業態。在鄉村,以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縣”為抓手,努力構筑“全景武寧”,把鄉村每個節點都雕琢成清新雅致、別具風格的景區景點,形成“以線帶面、全域皆美”新格局。同時,常態化開展以交通秩序專項整治、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的“美我武寧,淨我家園”活動。三是新風引領抓創建。將“文明出行”“誠信守法”等指標納入部門單位目標管理考評和干部考核,擴大宣傳覆蓋面,做到家喻戶曉。發展和壯大各類志願服務隊伍,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小手牽大手,共創文明城”等文明行動。在全縣開展身邊好人、各類模范典型推薦評選和表彰,使崇德向善成為普遍共識,“山好、水好、人更好”的名聲更加名副其實。

(責編:邱燁、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