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縣孔巷村:移民新村入畫來

2021年06月01日06:25  來源:江西日報
 

一場夏雨過后,吉水縣水田鄉孔巷村旁邊的池塘變得更加豐盈了。一排排粉牆黛瓦的房子、一株株青翠欲滴的垂柳倒映在水中。山、水、橋、亭、屋,構成一幅極具廬陵風味的水鄉美景,令人賞心悅目。

孔巷村西臨贛江,是一個有著光榮紅色歷史的村庄。當年,村裡有36人參加紅軍。2013年,為支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村民們拿出先輩支持革命的精神,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全村440戶、1435名村民整體移民搬遷。搬遷后,村裡把移民新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出一個集“大氣”“雅氣”“靈氣”於一身的移民新村。

村民胡腳生在縣城工業園務工,每次回村,看著干淨清爽的村庄,心情就特別好。“花草樹木,亭台樓閣,村子就像一個大公園,住在這裡,別提有多舒適了。”

在實行常態化村容村貌維護的基礎上,今年2月,孔巷村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后,創新管理方式,每棟房屋每年收取100元衛生管理費,聘請4名保潔員,每月定期開展2至3次環境衛生大掃除,確保每一個角落都干干淨淨。今年,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又新鋪設了吸水磚,安裝了50盞路燈,實現了村道及巷道美化、亮化、硬化全覆蓋。

村民胡美濟告訴記者,以前,他家的房子地勢較低,十年中有五六年被水淹。搬到新村后,他再也不用擔心水災了。“現在不隻住得寬敞、安心,村子也干淨,路又好走,還能到村裡的井岡蜜柚種植基地做工掙錢,哪都比以前好。”

村容村貌美了只是表面美,日子美了心裡美了才是真的美。搭乘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便車,一條寬闊的沿江公路從孔巷村前穿過。過去交通閉塞、出行不便的孔巷村,現在到縣城隻需20分鐘。如今,孔巷村已建成300畝井岡蜜柚種植基地、120畝對蝦養殖基地,辦起了菌菇、櫻桃、白蓮等產業基地,村裡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村民除了在基地的務工收入外,每年還有分紅,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漫步在村庄,學校、衛生室、農家書屋、村民活動中心、文化休閑廣場等一應俱全。為了照顧好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的生活,村裡還多方籌集資金,建起了互助養老之家。互助養老之家設有圖書室、活動室等,60多名老人每天在這裡吃飯、休閑,每人每月隻需交200元錢。今年84歲的謝潤英,丈夫去世,兒女長期在外務工。由於年事已高,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越來越差。互助養老之家建起后,謝潤英就搬了過去,一日三餐不愁,又有人陪伴,臉上笑容多了起來。前不久,謝潤英突發腦梗暈倒,互助養老之家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發現並及時送醫,老人轉危為安。

孔巷村廬陵風味的建筑風格、古朴典雅的景致布局、整齊劃一的規劃設計,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打卡”。許多新人拍婚紗照時,專門來此取景,村裡與多家影樓、婚紗店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孔巷村還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為主線,發展採摘、垂釣、娛樂、食宿等原生態鄉村體驗游。目前,佔地1.5畝的農家樂已經營業,能同時接待游客300余人。

綠色移民新村,紅色文化傳承。村裡由78歲的紅軍后代胡愛群牽頭,依托本村紅色資源,多方搜集資料,聘請專家設計,打造出紅色村史館。5月2日,紅色村史館開館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接受紅色教育。

“我們要進一步做好紅色、綠色、古色文章,打造一個宜居、宜業、宜游,像風景畫一樣美麗的移民新村,不斷提升村民幸福感。”孔巷村黨支部書記胡祝生說。(王薇薇 記者 曹誠平)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