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毛澤東命名的客家菜“四星望月”

張志斌、黃睿靖

2021年06月17日20:53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黨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曾經在這裡發生,共產黨人的文韜武略都在這裡試驗過、預演過。在江西,也留下了不少紅色菜譜,四星望月就是這樣一道和紅色歷史息息相關的佳肴,它是江西興國縣的一道傳統客家菜肴,菜名是毛澤東主席親自取的。

1929年4月,毛澤東率紅四軍從井岡山突圍,轉戰贛南閩西。一路上風餐露宿、疲憊不堪地來到江西興國縣。中共興國縣負責人陳奇涵、胡燦等湊錢請毛澤東打牙祭,吃興國縣的蒸籠粉魚。

蒸籠粉魚是江西興國縣當地的一道特色傳統菜肴,俗稱“興國粉籠床”,用竹編圓籠盛魚,包含“合家團圓、吉慶有余”的寓意。做法簡單:先將鮮魚肉切成薄片,拌好油鹽料酒,芋片先入鍋蒸熟,再鋪上魚片,澆上一層生姜、辣椒、芝麻混成的糊汁,蓋好蒸透,和竹籠一起上桌。“四星望月是興國縣的客家人從北方遷到南方的過程中,把中原的飲食文化和南方的土著飲食文化融合創作出來的一道客家菜肴。”江西興國縣政協四級調研員胡玉春說。

毛澤東見桌上四碟小菜圍著一個竹蒸籠,頗感詫異。他問道:“你們這道奇怪的菜叫什麼名字?”陳奇涵回答道:“我們這個菜原本叫粉東西,毛委員給這道菜起個名字?”毛澤東看著這道菜肴,若有所思,他說:“你們看,一個圓竹籠像月亮,四個碟子像星星。這星星和月亮,就像各地的工、農、商、學群眾盼望紅軍的到來。我看叫它‘四星望月’好不好?”大家被他奇妙的聯想折服,紛紛叫好。毛澤東又即興給這道菜撰了一副對聯,上聯是:上盤下盤,盤套盤,豬肉、米粉、芋頭片﹔下聯是:主料配料,料配料,醬油、辣椒、蒜頭瓣﹔橫批是:“四星望月”。

“四星望月”這個菜名就這樣不脛而走,流傳至今。“四星望月”從此也就成為興國人民招待紅軍的傳統菜。

(責編:毛思遠、帥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