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縣著力解決易地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樂安縣從“衣食住行”實際需求切入,幫助易地搬遷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急盼難愁實際困難,寫好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
“非常感謝,都不用自己操一點心,還上門為我送証書。”該縣厚發社區的居民肖陳鳳是一位易地扶貧搬遷戶,看著當地黨員送來不動產登記証,高興地說。據了解,針對全縣易地扶貧搬遷戶擔心的安置房產權問題,該縣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經過前期調研,由政府托底,採取“免費免稅、簡化程序、送証上門”措施,推進全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不動產權登記工作。該縣採取全程代辦、上門送証的方式,為全縣1009戶搬遷戶辦好不動產權証。同時,由政府兜底,免去辦証涉及的工本費、測量費等費用共20余萬元,切實保障了搬遷群眾的合法權益,解決了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作為全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的厚發社區,已安置搬遷移民697戶。為了豐富小區內搬遷移民“菜籃子”,該縣通過盤活安置點周邊閑置土地資源,實施了“微田園”工程。由政府投入14萬元租賃了20畝菜地,再根據搬遷群眾的需求及自願登記申報,將20畝菜地無償分配給有種菜需求的搬遷群眾。
“有了自己的菜地,不僅讓我們的餐桌變得更加綠色豐富,節省了生活開支,還滿足了我們心中對土地的那份依戀和眷顧。”“微田園”工程一經推出,就受到搬遷群眾的歡迎。目前,“微田園”工程已讓328戶搬遷群眾受益。
此外,厚發社區黨支部通過建群眾訴求和民生難事反映平台,推出“小事當日解、大事加速辦”服務,將為民辦實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目前,針對群眾反映的電動車充電難、就業難、就醫難等問題,該縣在厚發社區建設集中充電樁﹔通過對接厚發工業園區,推薦60余名脫貧戶就近務工﹔引進5家手工加工作坊,解決300余名困難群眾務工難題﹔舉辦義診活動服務500余人次,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進一步提升。(陳慧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