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樟樹市劉公廟鎮:鄉村振興大講堂有聲有色

2021年08月31日16:04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為推動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新局面,樟樹市劉公廟鎮以全面化、多元化、本土化的方式創新舉辦鄉村振興大講堂,將鄉村振興講堂打造成為了黨建宣傳主陣地、意識形態主戰場、群眾服務主平台。

學習活動精彩紛呈

8月25日,劉公廟鎮在鎮四樓會議室開展鄉村振興大講堂,鎮全體干職工、村委書記一同交流學習,組織學習了《江西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鎮班子領導、干部、大學生專職村干、村書記分別就當前鄉村振興工作分享工作心得,現場氣氛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對鎮村干部干事創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跳出劉公廟比,我才發現自己落后了,回去后我要好好宣傳,把新農村建設搞好!”

“這個新村修得確實好,就像住在別墅一樣,如果我們的新村也這樣修,老百姓有哪個不同意!”

......

為有效推進全鎮新農村建設,2021年初,鎮黨委書記劉洋帶領各村委書記前往樟樹市店下鎮學習秀美鄉村建設工作經驗,通過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介紹和所見所聞,劉公廟鎮前往參觀學習的人員個個深有體會,紛紛表示要把新農村工作做好做實。

政策宣傳入腦入心

鄉村大講堂圍繞“鄉村統籌發展”這一大主題,分類型、分區域開展宣講工作,從人居環境治理、環境保護、高標准農田、中藥材種植等鄉村中心工作入手,分片區、分村委、分小組,甚至連一些農戶的屋場也成為了“教室”,根據群眾的意見建議和個性化需要組織群眾參加講堂,同時邀請農業農村專技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秀理事會長、文化發展先行者等群體進行宣傳指導,通過主題講座、經驗交流、現場教育等相結合的方式,宣傳黨委、政府的政策、法規,從單向、封閉式傳輸向雙向、多元式互動轉變,讓鄉村振興大講堂成為了老百姓家門口的宣教大舞台,真正意義上做到“傳經送寶”。

真心實意為民辦事

劉公廟鎮借助鄉村振興大講堂這個平台,結合當前黨史學習教育,傾聽群眾呼聲、集納群眾智慧、反映群眾訴求,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讓其成為連接黨組織和群眾的橋梁紐帶。

截至目前,該鎮共開挖水渠3000余米,實施三橋沿線道路“白改黑”、滁山線周邊道路拓寬改造、煥坑到東港路面拓寬、北坑金家秀美鄉村建設點規劃設計等近10項道路民生工程,同時鋪設集鎮污水管網20余公裡,開展城鄉環境整治30余次,為群眾提供上門等便民服務17項,調處矛盾糾紛9起,解決水渠堵塞等實際問題30余個,另外,該鎮還摸排出長期未能解決的民生歷史遺留問題5個,按照重點時間節點制定完善“流程圖”和“行事歷”,並結合全鎮工作重點和民生實事分解細化為12項工作內容、34項具體任務和舉措,列出任務清單,明確責任主體、目標任務和時限要求。

20字方針全面推進

據該鎮黨委書記劉洋介紹:“今年以來,我鎮嚴格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按照上級關於鄉村振興工作的相關要求,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以壯大集體經濟為突破,結合樟樹藥都特色,加快鄉村振興建設。”

“目前我們村正在加快完善基礎配套,夯實產業基礎,大力推進項目建設,要把我們村打造成全市鄉村振興示范點。”該鎮北坑村委書記蘭洪佐說道。據了解,北坑金家村是劉公廟鎮的秀美鄉村點,現在正在建設居民新村工程、房屋及環境整治工程、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工程。

“接下來,劉公廟鎮將繼續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大講堂’,不斷擴大受眾群體,解放干部群眾思想,創造內生發展動力,將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鎮組織委員黃麗平如是說。

把握初心,滿足群眾美好生活的需求,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聽取群眾意見,收集群眾訴求,精准開設月嫂培訓、交通安全知識培訓等貼近群眾需求的培訓課程,讓鄉村振興講堂真正為民所用。精選講師,真正讓村民們來得了、坐得住、聽得懂、用得好,以民力促民生,共助鄉村發展。精彩的講座得到聽課群眾的一致歡迎,滿意率98%以上。及時收集群眾滿意度反饋,以人為本,以群眾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生動性、實效性,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同心同力振興鄉村。(熊宮玖澤、鄒麗媛、席凱強)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