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縣區市黨代會】
景德鎮昌江區:在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中實現新跨越

人民網南昌8月31日電(羅娜)8月29日,中共景德鎮市昌江區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不僅回顧了昌江區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還明確了昌江區未來五年的發展定位。
昌江區委書記倪衛春在大會上表示,五年來,昌江區積極融入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主動服務全市發展大局,以“建設魅力昌江、做靚瓷都門戶,在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中實現新跨越”為引領,按照建設“重點產業集聚區、創新創業示范區、生態文明樣板區、文化旅游拓展區、幸福都市生活區”的發展目標,解放思想、攻堅克難,圓滿完成區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的各項任務,全區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和廣闊發展前景。
談過去:人均GDP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五年的發展步履堅實,五年的成就振奮人心。
經過“十三五”,昌江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8%,人均GDP進入江西省第一方陣,新型工業化步伐明顯加快,特色農業初具規模,現代服務業佔GDP比重突破 40%,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五年來,堅定不移改善人居環境,城鄉面貌呈現新變化。拆除一批“兩違”建筑,完成一批棚改征收,改造一批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建成一批示范樣板村,新(改)建一批農村公廁,開通一批“村村通”公交線路,為景德鎮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作出突出貢獻。
五年來,生態文明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期間,完成造林任務2523畝,森林覆蓋率達56.08%,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全省第三批生態文明示范縣。
五年來,64億元的財政資金投入到民生領域,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0%、46%,現行標准下706戶1890人全部脫貧,義務教育、就業養老、醫療救助、安全生產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成功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百姓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談未來:全面建設現代化魅力新昌江
在展望未來五年工作時,倪衛春強調,昌江區未來五年的發展定位是:工業強區、文明新城、開放融合、幸福共享,全面建設現代化魅力新昌江。
工業強區。聚焦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兩個主導產業,強化平台載體支撐,招商引資、招大引強,為全市“建設一個千億園區、打造兩個千億產業”的“三個千億”目標貢獻昌江最大力量。
文明新城。常態長效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升西市區城市功能品質和公共服務水平,推進西市區棚改清零行動,把西市區打造成更加現代、更加智慧、更加精美的城市會客廳。
開放融合。推進城鄉一體化,推動城鄉互動繁榮發展。探索市域經濟融合發展新途徑,以“跳出昌江看昌江”的胸懷格局,推動實現昌江區與高新區、樂平市的融合發展。
幸福共享。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好碳中和、碳達峰工作,鞏固全域旅游成果,優化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改善社會民生,打造幸福家園,讓昌江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全面建設現代化魅力新昌江。聚焦“十四五”規劃目標,突出“工業強區、文明新城、開放融合、幸福共享”四個重點,抓項目、調結構、優環境、惠民生,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全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現代化程度高的魅力新昌江。
讓昌江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好地方
倪衛春在大會上強調,要調動一切力量,整合各方資源,讓產業結構更優、城市建設更美、鄉村振興更特、民生保障更實。
工業強區是融入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底部支撐,是實現昌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到2025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翻兩番、達到150家,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力爭2-3家企業成功上市。
聘請國內一流設計團隊,對標國內先進城市,加快推進譚家山城市更新項目,讓人工景觀、自然景觀、建筑文化更好融合,打造富有瓷都韻味、昌江風情的街巷空間,讓昌江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好地方。
依托荷塘“生態、淨土、紅色”優勢,申報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完善各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陶青台等陶瓷文創園建設,探索陶瓷生態文旅融合且獨具山水田園特色的鄉村旅游新模式,打造“紅色綠色古色交相輝映”的昌江全域式旅游品牌。
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壓實河(湖、林)長制工作責任,實施重點行業減污降碳行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讓昌江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