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有影響 產業有活力 人民有收獲
撫州向全國文化強市邁進

近日,2021首屆中國撫州文創生態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通過線上會場和北京大學、撫州線下分會場連線聯動的方式舉行。本次論壇是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創辦以來,首次與地方共同承辦,並發布了《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智庫聯盟撫州宣言》。這正是撫州努力向全國文化強市進發的一個縮影。
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加大文化品牌影響力。站在時代新起點,撫州積極發揮文化優勢,深入挖掘優勢文化資源,策劃的“當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被列為“講好中國故事”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典型案例並向全國推廣。該市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把非物質文化打造成民俗文化產業,積極探索一條將自身特點、傳承需要與市場相結合的新道路。王安石、曾鞏、陸象山等一批撫州籍文化名人重新進入青少年視野,南豐儺舞、廣昌孟戲、黎川舞白獅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
文化積澱民族精神,創意激蕩發展活力。撫州市大力實施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編制了《撫州市文化產業規劃方案》,將繼續從打造“文化+”新業態、構建“文化+”新模式、激活“文化+”新活力等方向著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先后培育了臨川古玩藝術品、廣昌香扇、黎川油畫、東鄉竹木雕、高新區數字出版產業、南城教具產業、樂安網絡文化產業等一批文創企業及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全市擁有1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4個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11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以文化惠民為宗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該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在提升改造湯顯祖大劇院、湯顯祖紀念館、王安石紀念館等文化設施的基礎上,新建、改建了4個標准劇場和8個室內室外小劇場,全市160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2041個村(社區)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均建設完成。同時,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撫州以傳統節假日、中國文化遺產日等重大活動節點為契機,組織開展“歡樂新春家鄉行”“百姓大舞台 大家一起來”、文化撫州大講堂、紅色文藝輕騎兵進基層等展演展示活動,開展經典詩詞吟誦、經典劇目展演比賽以及社區、校園戲曲廣播體操比賽等活動。採取政府採購方式,每周在小劇場免費上演地方採茶戲經典劇目。 (記者李耀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