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授權巡察走出上下聯動“新路子”

累計發現問題1025個,移交問題線索51件﹔推動解決公積金惠民作用發揮不足、企業亂排廢水廢氣、公路安全隱患較多等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是江西省贛州市委堅持系統觀念,深化上下聯動,探索授權縣(市、區)黨委對市屬垂管駐縣單位開展巡察帶來的明顯變化。
據了解,贛州市轄有18個縣(市、區),巡察對象數量較多、體量較大,在巡察市直垂管單位時,對其駐縣單位難以完全做到有效覆蓋,容易存在監督空白。基於此,贛州市在“市級巡察機構在上下聯動中更好發揮作用”的試點工作中,探索建立授權巡察制度,按照屬地原則,統一由縣(市、區)黨委對市屬垂管駐縣單位開展巡察監督。
“經過摸底排查、上報審核等程序,我們確定生態環境、公路管理和住房公積金管理等3個系統57個市屬垂管駐縣單位黨組(黨委)作為授權巡察對象。”贛州市委巡察辦副主任溫秋寧介紹,工作中及時根據機構設置變化,動態調整更新授權對象,並明確要求在編制巡察工作五年規劃時,將授權巡察對象單列為一類,納入縣(市、區)委巡察整體規劃。
該市制定下發《關於授權縣(市、區)黨委對市屬垂直管理單位黨組織開展巡察的通知》,針對重點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從巡察了解、成果運用、督促整改3個方面明確了8項授權事項,進一步明確操作流程,確保規范有序開展。
為了防止出現重復巡察,該市在巡察組織方式上實行“分類施策”,對單獨設立黨組織的,由縣(市、區)黨委派出巡察組直接巡察﹔對未設立黨組織的,通過巡察其所在單位的黨組織時予以覆蓋。同時,在督促整改上明確被巡察黨組織承擔整改主體責任,縣(市、區)紀委監委、組織部門承擔整改日常監督,市紀委監委對口聯系監督檢查室及派駐紀檢監察組承擔巡察整改的領導督促責任,形成權責統一、分級負責的整改落實機制。
在成果運用上,該市注重“系統施治”,授權縣(市、區)黨委可以根據巡察情況,對市直主管部門提出成果運用的意見建議,推動市直主管部門抓好共性問題整改,開展系統治理,舉一反三、堵塞漏洞,推動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前不久,市公路局針對授權巡察發現的“津補貼發放不規范”“工程項目監管存在漏洞”等問題,在系統內開展專項治理,清退違規發放津補貼數萬元,修訂完善《贛州市公路發展中心工程款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等7項管理制度。
“既要充分授權,又不能一授了之,確保授權巡察定位不偏、標准不降、程序規范,保持權威性和震懾力。”溫秋寧表示,建立“兩報告一報備”制度,要求授權巡察的方案和巡察報告分別向縣(市、區)黨委和市直主管部門黨組(黨委)報告,並向市委巡察辦報備。同時,市委巡察辦通過派員列席相關會議、開展中期調研等方式,加強過程統籌和指導督導。在巡察南康區生態環境局中期,市委巡察組專門派員用半天時間聽取巡察進展情況匯報,為巡察發現的問題定性、責任歸因等把關定向。
此外,該市明確縣(市、區)黨委承擔巡察主體責任,合理做好巡察安排,及時聽取情況匯報,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同時,市級主管部門履行好監管責任,通過做好巡前情況通報、巡中派員參與和政策答疑、巡后成果運用等工作,進一步形成監督合力,提高監督質效。
“建立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是完善巡察工作戰略格局、推動巡察工作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抓手。”贛州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將找准職責定位,強化責任擔當,不斷建立健全授權巡察的具體路徑、機制、方式,讓巡察機構在上下聯動中更好發揮作用。(秦海峰、李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