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菌菇朵朵 開滿鄉村振興路

2021年10月27日14:45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一朵菌菇致富,一個產業興村。六棟廠房在村子深處,一根根菌棒孕育出朵朵菌菇,生發出共青城市澤泉鄉觀音橋村村民對鄉村振興的新希望。這裡本是觀音橋村戢家垅小組廢棄五年的養豬場,經過村、鄉、市三級的投入改造,讓這裡華麗轉型,變成了產業“菌”俏、“菇”舞人心的村集體新產業——菌菇養殖基地。

菌菇朵朵 新產業綻放新希望

10月20日,秋日微涼,細碎的陽光透過廠房的窗,洒在一排排排列有序的菌棒架上。大大小小的香菇從3萬個菌棒中探出色澤較深、質地致密的頭,暗示自己的成熟度。今年6月,共青城市鄉村振興局組織各駐村第一書記、鄉村干部、鄉賢、致富帶頭人等一行人到南昌、吉水縣、德安縣等地考察食用菌種植,詳細了解食用菌品種、生長條件、種植技術、產品加工和銷售各個環節。觀音橋村鄉賢戢海生與致富帶頭人戢建國就在其中。戢海生之前在工地做包工頭,聽說村裡要搞新集體產業,他十分感興趣,就找到戢建國商議,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一起種菌菇。“我很看好菌菇的前景、不管是鮮菌菇還是干菌菇,都有市場。我覺得這個新產業可以帶動附近的村民共同致富。”戢海生說。

6月份考察,7月份動工,經過三個月、28萬元專項資金的投入改造,佔地2500平方米、廢棄5年的養豬場實現華麗轉身,變成散發陣陣清香的菌菇基地。“前期我們先試種一種香菇,第一批上3萬根菌棒,可產約一千五百公斤。11月開始第二批4萬根菌棒種植。” 戢海生說,1個菌棒平均可產1公斤左右香菇,根據香菇成色可賣10-16元/公斤不等。香菇是我國著名的食用菌,被人們譽為“菇中皇后”,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深受人們的喜愛。在低溫環境中生長的香菇,容易形成質量上乘的花菇,所以戢海生選擇在10月份-來年4月份集中種植。“10月15日,開始第一批香菇採摘,我將這些香菇分別送給了附近的村民、養老院和鄉、村食堂品嘗。他們的反饋都非常好。” 戢海生說,雖然觀音橋村菌菇養殖基地剛剛建起,很多后期設施還在逐漸完善中,但他相信,小小菌菇,一定會開出朵朵“致富花”。

菌菇簇簇 環保宜居美鄉村

驅車前往共青城市觀音橋村菌菇基地,路上空氣清新,走進廠房更是飄來菌菇獨有的清香,干淨平整的水泥路通往一個個廠房。原來的觀音橋村戢家垅小組人居環境差,肉豬、蛋雞的不規范養殖,加重了環境污染。其中,44歲的戢建國就是村裡的養雞大戶。因為其母親身體不好,小女兒因先天性疾病需要人長期照顧。妻子外出打工,照顧家裡的重擔就壓在了戢建國的身上。當戢海生找到他想一起種菌菇時,戢建國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他將家裡養的800隻雞全部賣掉,養菇的廠房也是他的親戚提供的。”戢海生說,戢建國認為種菌菇既可以改善鄉村環境,又可以帶動鄉親一起致富,還可以將女兒帶在身邊照顧,工作、家庭兩不誤,是一個好產業。

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現在的觀音橋村戢家垅小組空氣中再也沒有家禽糞污的氣味,飲用水源也沒有了污染。村裡大多數養雞、養豬的村民在村干部的勸說下也紛紛轉型,來到菌菇養殖基地務工,既有穩定收入,還不用承擔養殖風險,村民們吃上了“生態飯”,大家都為這個村集體新產業紛紛點贊。

菌菇片片 脫貧群眾就業忙

“在我們養菇基地,長期工有10人,採菇忙的時候有50人左右在這裡打工。”戢海生說,在這裡務工的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其中包括7戶脫貧戶。脫貧戶王紹傳就住在離菌菇基地三百米的地方。1949年出生的王紹傳有七個兒女,六個子女已成家。幾年前小女兒查出患有子宮肌瘤,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三口人的生活來源全靠王紹傳一個人外出打工賺取的3千元。今年菌菇養殖基地建成,戢海生讓王紹傳管理后勤保障,每月有3千元的固定工資,並聘用王紹傳的妻子做菌菇採摘工作,每月有一千八百元的收入。“我年紀大了,不方便繼續外出打工。在菌菇基地上班,不僅可以賺錢養家,離家近,還幫我的老伴謀了一份事做,真是改變了我的生活。”王紹傳感激地說。戢海生告訴筆者,村裡的脫貧戶來務工,他會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分派工作,身體好一點的可以負責菌菇採摘,差一些的可以做一些剪菇腳這類的輕鬆活。“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就是想通過這個產業,帶動一方鄉親共同致富、奔小康。” 戢海生說。

菌香陣陣。近年來,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共青城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人民滿意為標准,吹響鄉村振興號角。一項項惠民政策全面落地、一個個特色產業致富鄉裡,編密織牢了民生兜底保障網,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產業建在家門口,務工就在眼跟前。家門口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產業為打造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共青城市村民的小康路將會越走越寬。(王一婷)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