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仁:引能人合伙開發冬閑田
初冬時節,行走在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六家橋鄉七分村田頭,但見二季稻已經全部收割完,農田已被種植戶重新打理出一行行、一塊塊平整又規則的田壟,農田裡到處是農戶忙碌的身影,他們正搶抓時間移栽西藍花。種植戶陳來明為利用冬閑田增收,他與合伙人在當地農商銀行的幫助下投資了近200萬元,通過土地流轉500畝農田,栽種西藍花,趕在春節期間上市,銷售到江浙滬一帶。利用“冬閑田”種植蔬菜、油菜等,七分村並非個例。在崇仁縣廣袤的鄉村田野,處處活躍著農民在收割后的稻田裡,翻墾、開溝、整地、栽苗身影,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冬種生產景象。今冬,該縣計劃完成冬種面積26萬畝。
近年來,崇仁縣為消滅冬閑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引導引導能人、龍頭企業開發利用冬閑田。通過土地流轉,讓土地向著種養能手、龍頭企業集中,成規模地開發利用冬閑田。對種植50畝(含)以上大棚蔬菜的,每畝獎補2000元﹔種植100畝(含)以上露地蔬菜,無自主品牌種植的每畝獎補300元,有自主品牌種植的每畝獎補600元。充分發揮“財政惠農信貸通”和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作用,引導農商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種植面積超過50畝大棚或100畝露地蔬菜的種植戶貸款時,可享受政府貼息50%政策。有效解決了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難題,對參與“稻油輪作”項目的種植戶每畝給予150元補助。為降低冬種勞動強度和成本,積極推廣機械化種植,出台了農業機械種植獎勵辦法,鼓勵種植戶統一品種,提升機械化作業面積和效率。開發冬閑田不僅為周邊富余勞動力解決了增收問題,也為稻田增效增產找到一條途徑。種植一畝冬閑田蔬菜,除去種植成本和人工費,每畝稻田的純收入在800到1000元。而且收完后的菜地,還可用作來年稻田的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增進土壤肥力,保証來年糧食豐收。
崇仁蔬菜大多要向縣內外尋找市場,為確保冬種作物銷得出、賣得好,縣農業農村局及時做好市場調研、收集、分析、預測和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引導大戶調整種植品種。同時在流通上作文章,充分發揮經紀人及銷售大戶外銷紐帶作用,鼓勵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設立直銷窗口﹔開通電商平台、手機APP銷售平台,採取“線上銷售”、“定點配送”等營售模式,拓寬市場營銷渠道。(劉愛新、仁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