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本網專稿

有一種靈動在江西

——來鄱陽湖,和候鳥有個約會

羅娜
2021年12月12日11:45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不見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眼下正值鄱陽湖最佳觀鳥季,大批候鳥如約而至,冬日的江西開啟了新一輪觀鳥模式。

12月11日至13日,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舉辦,主會場設在“中國候鳥小鎮”永修縣吳城鎮,同時在南昌、九江、上饒設置15個觀鳥點。觀鳥愛好者紛紛聚集鄱陽湖畔,一睹萬羽翔集、鶴舞晴空的壯觀場面。

奔赴一場冬日裡的“精靈之約”

活動首日,暖陽相伴,記者來到吳城候鳥小鎮,一望無際的鄱湖濕地上,成群的小天鵝、白琵鷺等“精靈”時而撥水嬉戲,時而展翅飛翔,與波光粼粼的湖水交相輝映,令人陶醉。

鄱陽湖越冬候鳥。劉遠慶 攝

每年冬季,吳城候鳥小鎮都會吸引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越冬,這裡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越冬白鶴、東方白鸛、鴻雁等候鳥群體聚集地。

走進吳城候鳥小鎮,隱藏在樹木和藤條之中的“鳥巢”“鳥蛋”造型分外吸引眼球,原來這就是觀鳥平台,為不打擾候鳥棲息,觀鳥平台多半是仿生狀,呈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本屆觀鳥周活動新增了4個觀鳥點,每個觀鳥點都新增了多個高倍望遠鏡,貼上了20種常見候鳥外觀、習性的介紹牌,通過中、英、日、韓四種語言展示。同時配備3名中文和1名英文講解員、3名安保和3名保潔人員。”永修吳城候鳥小鎮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佳介紹。

為了體驗專業化的觀鳥設備,記者迫不及待來到仿生觀鳥亭,透過望遠鏡可以清晰的看到遠處水中覓食的候鳥,有的還在沖洗自己的羽毛,靜謐祥和的濕地,各種鳥兒的鳴叫聲,此起彼伏,儼然一幅“百鳥嬉樂圖”。

“今年湖區候鳥數量比往年更多,尤其是天鵝和雁類較多。”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四級調研員吳建東說,來鄱陽湖“做客”的候鳥這麼多,我們逐步把水位調控至最適合位置,保障候鳥整個冬季食物無憂。

在吳城鄱陽湖候鳥保護區大湖池畔,有一條長約5公裡、寬約3米的水上步行棧道,漫步其中,隻見蘆花婆娑起舞、搖曳生姿,越冬候鳥雲集花海之中起舞歡唱,形成鄱陽湖壯美的生態畫卷和獨特的自然景觀。

隨著吳城候鳥小鎮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每年前來參觀的游客和候鳥愛好者也是人山人海。“我提前幾天就來這裡了,錯過了觀鳥最佳季節,還想看到這麼壯觀的畫面,就要再等一年嘍。”觀鳥愛好者黃先生說道。

本屆觀鳥周期間,還將舉辦碳達峰碳中和企業家論壇、國際白鶴論壇、鄱陽湖國際觀鳥賽、“鄱湖衛士”推選等活動,吸引海內外游客齊聚鄱陽湖,領略鄱陽湖的壯美風光。

讓“候鳥家園”更美更宜居

候鳥千裡萬裡來此,江西一歲一載守護。

在鄱陽湖區,有許多干部群眾,他們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在守護越冬候鳥,被群眾譽為“越冬候鳥的守護神”。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候鳥在鄱陽湖越冬棲息期間,每天早上5點左右,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員王小龍就要從溫暖的被窩裡爬起來,攀上20多米高的瞭望塔,用望遠鏡往候鳥聚集方位觀察。

王小龍在觀察候鳥。邱恆偉攝

“濕地隻能靠雙腳走路,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下,餓了就吃點自帶的干糧。”進入湖區巡視后,王小龍一待就是一整天,風雨無阻,執著堅守至今已35年。

王小龍心裡清楚地知道,想保護候鳥僅僅靠巡湖是不夠的,關鍵得從源頭上阻止犯罪行為。王小龍帶著自然保護區的相關法律法規,深入湖區的村庄、社區和學校,挨家挨戶、上船登艇,向村民和漁民們宣講保護區政策法規,讓大家樹立保護生態的觀念。

在35年的巡湖查處打擊偷捕盜獵犯罪活動中,王小龍沒少遭人戳脊梁骨,罵他不顧鄉親情面。可他從未放棄,他認為“隻要是為了保護鄱陽湖的候鳥我就沒錯,即便因此得罪了一些人,我也仍然要干到底,而且要越干越有勁。”他查獲多起亂捕濫獵鳥類案件,先后救護放飛了300多隻鳥類。

在鄱陽湖區,像王小龍這樣的候鳥守護者還有很多,他們當中有農民、有退捕漁民、有退役軍人……他們堅守一線,用愛心、熱情構筑起一條綠色的生命通道,帶動全社會保護候鳥等野生動物。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來江西越冬的候鳥也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留鳥護鳥,江西一直在探索。

2021年11月19日,江西出台《江西省候鳥保護條例》,這是全國首部專門保護候鳥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專門設立了“白鶴保護的特別規定”專章,進一步強化對“省鳥”白鶴這一旗艦物種的保護。

同時,江西省林業部門對鄱陽湖濕地的保護力度逐步加大,一方面每月“逢8”(8日、18日、28日)沿湖對越冬候鳥的種類、數量和濕地保護等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另一方面,由當地“上岸漁民”組成的候鳥巡護隊對濕地進行不定期巡護。隨著濕地自然環境的不斷改善,每年來鄱陽湖濕地越冬候鳥的數量和種類不斷攀升,許多候鳥漸漸成了“留鳥”。

打造最美鄱陽湖生態旅游目的地

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濕地,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也是江西人民的母親湖。每年秋冬季,鄱陽湖便會進入枯水期,形成廣闊的綠洲,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越冬地和停歇地。

正是因為林多、水好、地肥,每年佔全球種群數98%以上的白鶴、95%以上的東方白鸛和70%以上的白枕鶴飛抵鄱陽湖越冬,60-70萬隻候鳥在這裡生活棲息,被國際社會譽為“候鳥王國”。

12月8日,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昌候鳥保護區同步對鄱陽湖區開展監測,統計到水鳥61種,隸屬7目12科,共70.8萬余隻。

成群的候鳥飛抵鄱陽湖。周珉 攝

“在這裡看鳥最近的距離可以達到十米左右,不需要戴望遠鏡。”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創始人周海燕說,為了迎接觀鳥周活動,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新建了60平米的大眾觀鳥平台,490米的觀鳥廊道,裝修了白鶴科普館,並對原有觀鳥屋進行了覆綠降坡處理,讓它和周邊生態環境融為一體,最大限度降低對候鳥的干擾。

“現場看非常壯觀,山美、水美、鳥美,和看照片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游客杜先生說:“來這裡玩一趟真是不虛此行!”

江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邱水文表示,辦好兩年一屆的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就是要讓大家深度體驗浩渺鄱湖之壯麗、候鳥翩翩之優美,展現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發展機遇,展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綠色優勢,彰顯江西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信心,為世界提供生態文明建設的“江西經驗”。

位於永修的一處觀鳥亭外,一排立起的牌子上赫然寫道:禁止無人機拍鳥。“無人機飛行時會發出噪聲,候鳥可能會被驚嚇。”工作人員說,觀鳥者到觀鳥亭觀鳥,已是最近距離,嚴禁觀鳥者擅自下灘涂,或走到候鳥棲息地去,也不要穿顏色鮮艷的衣服,以免候鳥被嚇跑。

在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建文介紹,“十四五”期間,江西省計劃重點推出環鄱陽湖生態游、觀鳥游,通過豐富觀鳥游旅游產品供給、完善觀鳥游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觀鳥游精品線路設計等一系列有效舉措,打造最美鄱陽湖生態旅游目的地。

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如今,行走在鄱陽湖畔,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魚躍、鳥歡、人爽的情景。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