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民情連心橋:昌南之治達民意

南昌縣今年以來收集民情問題9.3萬余件 辦結率98.9%

2021年12月13日19:0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聽民聲、達民意、解民憂的“民情連心橋”,是南昌縣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支撐,也是“昌南治理”的響亮品牌。近年來,南昌縣“民情連心橋”及網格化管理工作始終把問題訴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問題解決,著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各服務點、各派駐干部主動為民服務、辦實事,既有效推動各類民情問題的高效解決,不落下群眾身邊的“小事、煩心事”。

現場辦公架起“民情連心橋”

11月17日,南昌縣委書記、小藍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民情連心橋”工作蓮塘片區點長陳翔來到蓮塘鎮南井路社區開展“民情連心橋”活動,了解社情民意,協調解決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

對居民反映的老舊社區改造、車輛亂停亂放、自來水管道老舊破損等問題,陳翔一一記錄,並現場辦公,要求相關部門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整改措施,限期落實到位,確保給群眾滿意答復。

“民情連心橋”是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匯聚民智、排解民憂,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平台。針對收集到的問題意見,要認真梳理,制定清單,明確時間節點,實時跟進監督,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打折扣解決到位﹔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群眾對“民情連心橋”工作的知曉率、參與度和滿意度。同時,要把“民情連心橋”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

從2017年起,南昌縣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探索實施“民情連心橋”工作,如今,南昌縣成立落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領導小組,繼續完善“民情連心橋”工作,3700余名黨員干部每周三深入全縣370余個服務點,收集民情問題,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此外,該縣還陸續出台若干規范性文件,形成一系列制度體系,明晰各級各部門對社會治理“民情連心橋”工作的領導責任,讓各級領導干部把責任擔在肩上。

“哨聲一響極速報到”

做好基層社會治理,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南昌縣“民情連心橋”從開始實施起,就在不斷地優化升級。

日前,銀三角良安社區的馬德裡小區和向陽小區之間,一排450米長的新型不鏽鋼安全護欄竣工。原來,這裡的鐵柵欄破爛不堪,給附近銀河學校的孩子們帶來了安全隱患。如今,新的護欄建立,讓家長們放心不少。

銀三角良安社區安全隱患的快速消除是南昌縣社會治理“民情連心橋”優化升級后成功解決難題的實例之一。

“村社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是南昌縣社會治理“民情連心橋”優化升級后的一項重要內容,有效打通了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最后一公裡”。

據介紹,此次升級,南昌縣在每個服務點配備縣直機關和鄉鎮干部,形成了“服務點+基礎網格”,1名網格長+2名網格指導員+1名網格監督員+1名網格聯絡員的工作架構和服務團隊,改變了傳統上基層治理工作單純依靠鄉鎮或村、社區單打獨斗的狀況。同時,以各基礎網格為吹哨主體,縣直各部門及派出機構、鄉鎮及內設機構等為報到主體,由縣社會治理事務中心統籌調度解決從“哨從哪裡來,誰來吹這個哨,誰來報到、怎麼報到”的問題。

按照“村社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南昌縣委、縣政府要求,縣裡的38個職能部門及駐縣單位必須派一個分管領導和一個聯絡員挂點劃分到全縣20個鄉鎮(管理處、管委會、街道辦),把問題訴求作為工作集結令,做到“哨聲一響、極速報到”。村、社啟動了吹哨后,向縣社會治理事務中心匯報問題詳細情況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縣社會治理事務中心審核后再根據問題的性質來交派相關單位處理事情,雙方互動共治,將‘村社吹哨、部門報到’運轉成為常態化解決問題的機制。

“升級后,我們實行了到位時限——聯絡員一個工作日之內必須親自到場﹔解決時限——分為及時辦、協調辦、統籌辦三類﹔群眾打分——鄉鎮、村社可從報到時限、人員到位情況、現場處置情況、處置效果等四方面對縣直單位進行綜合打分﹔同時,縣直單位也可從是否亂吹哨、配合情況如何等方面對鄉鎮、村社打分。這些得分都會納入全縣季度考核的打分范圍,對季度考核得分較低的單位進行全縣通報。”南昌縣社會治理事務中心工作人員羅來輝如是說。

問題一線解決成果一線共享

經過多年的發展,“民情連心橋”成為南昌縣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支撐,也成為“昌南治理”的響亮品牌。現在群眾遇到“急難愁盼”問題,都會通過昌南治理App和微信公眾號線下線上等多種渠道提交“民情訂單”。

今年7月,網民萬某在縣社會治理“民情連心橋”留言板塊留言:蓮塘鎮農貿街安居小區正在老舊小區改造,面貌煥然一新,但是單元樓道進出口,有個違章搭建七八年了,希望有關部門盡快處理,還老百姓的公共區域。

縣社會治理事務中心在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平台第一時間進行派單和督辦。屬地政府蓮塘鎮高度重視,7月6日,安排人員上戶核實,當場告知和勸說違建業主自行拆除違章搭建,但違建業主不予以接受和理解。7月7日,蓮塘鎮聯合縣城管,組織社區及安居小區改造施工方等到現場對該違章建筑予以拆除。

把力量在一線匯聚,將資源在一線整合,使問題在一線解決、讓成果在一線共享。南昌縣的派駐干部通過開展日常巡查、民情家訪、座談交流等活動,廣泛收集群眾訴求,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用實打實的服務、心貼心的溝通,更好地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同時,經常性地開展民事代理代 辦服務,為行動不便以及有需要的群眾開通辦事服務“直通車”,讓“群眾少跑路、干部多跑腿”成為常態。

“民情連心橋”,一頭連接著政府,一頭連接著民情,帶著干部“進村去趕考”,將南昌縣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推向高質量發展大道。

“民情訂單”轉化成“滿意清單”

11月26日,經過集中整治,南昌縣蔣巷鎮不少居民明顯感覺到,轄區內幾所學校門口擠滿流動攤販的現象有了較大改觀。目前,該鎮已規劃設置集中區,為流動攤販免費提供經營場地。這項工作的高效推進,得益於一周前的“民情連心橋”服務日協調會。

11月17日,在蔣巷鎮政府的會議室,縣領導、部分縣直單位及蔣巷鎮有關領導干部圍坐在一起,商討解決群眾反映而未能解決的“疑難雜症”。

居民孫先生最先拋出了蔣巷鎮中心小學、蔣巷二中、江西傳媒職業學院等學校門口流動攤販問題,他曾先后兩次投訴過該問題,卻屢禁不止。

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道:“流動攤點機動靈活,常常是‘攤’隨人走,就像打游擊戰似的,我們人手有限,做不到24小時嚴防死守,管理上確實有難度……”

“為什麼群眾會反復投訴反映,說明問題沒處理好!”挂點蔣巷鎮“民情連心橋”服務點的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閔員根嚴肅地說道,“隻要群眾不認可,問題就不能銷號!”

經過大家現場反復討論、集思廣益,最終制定了解決方案,由蔣巷鎮牽頭,整合城管、市場監管、交警等多部門力量開展聯合執法,採取錯時和定點相結合方式,加大巡查頻次和力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並劃定區域給攤主規范經營……通過疏堵結合,讓群眾認可、滿意。

直面問題和訴求,不輕描淡寫,不敷衍應付,有的放矢提出可行對策……通過商討,當天,噪音擾民、強制補課、污水排放、違章搭建等群眾反映的多個“疑難雜症”都有了當下處理方式以及長遠解決方案。此外,該縣通過建立責任清單、倒查、電話回訪、督查等問效機制,把“民情連心橋”工作進一步落實落細。

今年以來,南昌縣共受理各類民情訴求9.3萬余件,已辦結9.2萬余件,辦結率達98.9%。隨著一塊塊難啃的“硬骨頭”被啃下,一個個“疑難雜症”逐步被解決,群眾的“民情訂單”正在轉化成“滿意清單”。

下一步,該縣將繼續做好“民情連心橋”工作,聚焦民生“小事”,以問題解決為抓手,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讓“民情連心橋”工作運轉順起來,民生福祉多起來。(程嘯 熊偉健 李井紅)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