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學院:小程序助力疫情防控
“方便、簡單、易操作,輕輕一點進入微信“宿舍打卡”小程序,幾秒鐘就可以完成健康情況上報工作。”近期,登錄“宿舍打卡”小程序,上報身體狀況、人臉識別打卡已經成為了宜春學院師生的“每日作業”。截至目前,該小程序已在該校全面推廣使用,4月1日正式啟用至今超過7萬人次使用小程序打卡,為織密宜春學院疫情防控網助力。
“請大家每天堅持填報健康情況。”
“請同學們及時完成每日宿舍打卡。”
……
黃偉凡老師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服務外包)學院的一名普通老師,小程序上線前,他通過微信群、QQ群進行學生的健康狀況調查。“大大小小的師生微信群、QQ群裡每天都很‘熱鬧’。但有時候沒有得到及時回復,老師們就需要挨個打電話詢問確認相關情況,耗時太長,效率不高。”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黃老師的學生、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服務外包)學院2012級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黃鵬了解黃老師的苦惱后,萌發了開發信息化平台的想法,幫助學校精准高效地進行學生管理工作。
“怎樣使用操作簡便?”
“怎樣實現大范圍推廣?”
……
一遍遍的構思,一遍遍的否定,最終黃鵬將目光定格在微信小程序上。
有想法就立即行動,黃鵬便開始著手小程序開發工作。在設計過程中,黃鵬與疫情防控一線教師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小程序功能。在向全校全面推廣之前,該小程序已在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服務外包)學院試用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黃鵬針對該院師生的使用情況,改進精准定位模塊,不斷對小程序進行完善、優化。
小程序正式投入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學校師生通過小程序客戶端自主上報個人健康信息,減輕各部門、輔導員、班主任逐條收集信息的工作量。根據小程序精准定位功能,后台能夠精確記錄學生在校情況,保証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准性、實效性。從事學生工作的老師們紛紛表示:“以往信息收集工作都是學生一個一個填寫,我們再統一收集表格進行匯總。現在有了這個小程序,工作量大大減少,學生信息收集也更加高效精准。”
自疫情以來,宜春學院以提高信息化服務能力為著力點,進一步發揮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優勢,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網絡技術部門不斷優化Webvpn遠程服務,助力校外師生遠程訪問內網資源,以滿足師生遠程辦公、教學科研的需求﹔啟用校園出入口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對各類人員進出學校進行嚴格管理,實現人員精准控制﹔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線上平台,採用適當、有效的形式,及時做好有關防控措施及疫情信息的解讀和引導,全力保障了師生健康安全和學校教學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何杰、劉思婷、劉俊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